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北京的攔路虎

「我很想開車撞過去,又或者打破車窗。」

是日係北京33年來12月大寒最凍的翌日,日間氣候只有負8度。寒冷天氣無阻我家樹根去打疫苗的日程。為了以後可以在中國自駕遊走遍大江南北,這個周末我租了車試試水,於是乎一家三口出發到朝陽大悅城附近的寵物醫院去。

寵物醫院位於一個中產小區,外面就是一個露天停車場。早上十時泊滿私家車,不少還是寶馬奔馳和波子等名車。眼見空的車位大多都有地鎖無法停泊,在裏面繞了一圈後終於找到一個地鎖沒鎖上的。

樹根很乖,疫苗打了完全沒有叫痛。我倆把樹根和車都放下,到旁邊的大悅城商場逛逛。下午兩點多,想起可憐的樹根還沒吃東西,於是我們回去停車場取車,準備打道回府。

好戲正式開始。我租的Buick 白色SUV前面停泊著一輛黑色Lincoln,阻擋我們的去路。由於左邊有車,右邊有地鎖,如果Lincoln不駛開,我們是沒法開出去的。

Lincoln車窗上有手機。「嘟嘟嘟」打了十幾遍,三十多分鐘沒人接。

找停車場管理員。兩個穿著大衣冷帽的警衛,看著無奈的我們和可惡的攔路虎,顯得一籌莫展。「車主找不到,我們的車沒法開走,怎麼辦?」我們提議拖車。

「拖車?Hmm…」警衛面有難色,我們已白白等了近一小時,越來越不耐煩,向他們步步進逼,但他們此時一臉無奈。

停車場管理員有車主更多的信息,包括他留下的另一個手機號和地址。可笑的是,手機號已停機,地址是假的。我登門造訪,2號樓3單元902的是一對老夫妻,看到我冒昧到訪,問他們林肯車是不是他們的,他們只冷冷的拋下一句:「我們不開車的。」

轉折來了。停車場管理員發現,我們停泊在人家的車位上,於是攔路虎攔在我們面前變得合情合理。兼之這是我們租來的車,車頭沒有放電話號碼,車主回家看見車位被佔,沒其他地方可以停泊,就乾脆打橫停在面前。

我們的角色好像一下子由受害者變成滋事者。警衛從愛莫能助,180度轉為「抵你死我無話可說亦唔打算再幫你」的態度。大佬,這個公共停車場,沒有任何指示,我們駛進來看到空位就停泊,即使是佔用別人的車位,也是不小心。警衛嘴臉的變化之快,令人憤怒,而且作為停車場管理者,難道他們不應該幫忙解決問題?

耗了近一個半小時,中間曾經嘗試強行駛過地鎖出去,但實在無效。

樹根在車上一直發抖,從來沒有見過這小寶貝抖得這麼厲害。

車主還是不接電話。

停車場拒絕幫助。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一個美好的星期六被破壞了。

坐在駕駛座的我,望著前面的Lincoln,腦海中閃過好幾次同歸於盡,兩敗俱傷的情節:

「既然你不仁,我又不義,我把車再開前一點,頂著你的車門,讓你也沒法開走。」

「拿著士巴拿,把車窗打破,嘗試啟動車子往後退。」

「開車撞你的車門!」

這些念頭一閃而過,沒有再被深化到下一步,有些念頭卻反反覆覆出現了幾次。

當一切理性的解決辦法沒法實行,亦沒有可以對話的溝通渠道,訴諸暴力似乎是唯一辦法,暴力的發生就變得並非無理。

後來我想起佔中,我想起各類公民運動。我們聊起低下階層,因為至少我們有一些資源和connection可以嘗試找幫手,平民百姓被欺負的時候,卻沒法做任何東西。

位高權重的既得利益者,尤其受過高等教育文人背景的,會認為理性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一直以來,我亦是這樣想的。

但原來人被迫到絕境時,思想行為都會改變。「有頭髮無人想做瘌痢」「都是迫出來的」。暴力都是last resort,已經到了逼虎跳牆的地步。

忽發其想,如果將這攔路虎事件改編一個simulation exercise,讓政府高管都去玩一玩,他們是否會更有同理心,明白從年青人的角度,理性/溝通都有其局限。

事情在晚上七點平靜地解決。我也決定租車在北京城內駕駛實在是一件愚笨之極的事。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互联网企业的几个关键词


产品是一个在互联网企业常见的词。产品就是你核心售卖的东西。在我供职的互联网公司,属于内容类互联网公司,意思是我们核心提供内容,贩卖内容。

而内容与产品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其实内容非产品。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

产品 = 内容 + 功能 + 运营 + 用户增长 + 商业模式。

* * *

功能

功能的作用是引导、 最优化路径、搜索、个性化推荐,让用户发现内容,使用内容,最大化内容的价值。
-       引导:使内容非常容易使用,突出内容的特点。就如APP主页的排版, 放什么不放什么,突出什么弱化什么。美术上有色香味吸引人使用(就像一个店面门前有吸引顾客的俏店员)
-       最优化路径:人机交互的部分:使用路径的设计如何优化,如何用最少的页面来达成不同场景的交错使用
-       搜索:就像一个图书馆,如何让用户最容易自己找到想要的(比如强大的搜索功能)
-       个性化推荐:比图书馆厉害的是,人机交互可以potentially 做到千人千面,根据用户画像和使用习惯,个性化推荐最适合用户的

* * *

运营

国内非常独特的一个词。


在国外,operations 一般指的是物流、供应链、后台文件处理,流水作业式,非常讲流程的部门。

但在国内互联网企业,运营变成是活动举办、甚至是探索新功能的部门。活动的目的是引流、营销,让老用户继续来(留下来)、让老用户带新用户来、让新用户被吸引过来、让新老用户首次付费或者购买更多等等。

其实,用国外传统术语来说,国内的运营更像是sales & marketing,就像是在商场办活动、搞促销一样。不过又不是完全的sales & marketing,因为它只是负责线上。

由于APP大多没有交付过程(购买立刻可用),所以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运营。

运营按照不同的载体,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运营
  • 用户运营:这听起来怪怪的,要运营一个人?其内涵确实是要运营一个人,或者该说是服务用户,让他觉得有新鲜感,让他觉得自己是VIP贵宾,让他跟这个APP(店)产生情感连接,总之要无所不用其极,让他觉得爽,开心,因此流连忘返。最简单理解,就像是一个club,不停在搞制服派对、比坚尼派对等。具体的手段有成长(让用户level up,获取徽章等)、激励(给他现金,比如话费;给他实物,比如吉祥物玩偶;给他虚拟货币,用以换头像等)、社交(跟熟人/陌生人比赛聊天)
  • 产品运营:天底下最奇怪的一个词,运营一个产品?这更多是说举办活动,而国内最常见的就是各种促销,废话少讲,便宜最实际。
  • 社群运营:具体是指拉了一堆微信群,在群里engage和安利用户。这巧妙(无耻)的利用了朋辈压力,就像你在SOGO大割引时,看到旁边的大妈疯狂抢,你也会不理智起来。
  • 学科运营:按照不同学科定价?促进交叉销售?
基本上,什么都可以加上运营两个字,变成一个function

* * *  

用户增长/流量投放

在一个APP的环境里,新顾客代表踏进你APP大门的用户。Ta如何会来?如何发现你APP的存在?这就是用户增长要回答的问题。手段不外乎:
-       口碑:老用户觉得好,推荐给自己的朋友。APP就会用各种referral 的手段来吸引用户推荐,例如大家都送礼卷等
-       看到广告:可以是在APP store里(APP Store就像本杂志),可以是在线下不同地方,例如电视节目、商场、广告版等
-       关键词:这也是广告,不过是线上特有的一种广告。就是在各种搜索工具(例如search engine, app store等)。这是一个竞价的环境,越热门的关键词越贵。在在线教育里,大概一个用户4块人民币的投放成本。换言之,要10000个用户下载APP,就大概是40000块人民币(也不是真的这么贵)

这几个加起来就承载着互联网免费+增值(freemium)典型漏斗的模型:新增-活跃-付费。而这三个环节的核心,就是留存率、付费率,以及活跃用户量和付费用户数。

每个freemium model 中,都有一个重要概念:paywall。这个墙给设在哪里?如果用户基本不能免费使用任何功能,只能preview,这算是付费产品,而不是免费产品。当然付费产品里,也有限免的option(限时免费)。比如Linked Premium让你免费用一个月,Netflix同理。哪些是免费产品?比如Dropbox,它可以让你使用到某个程度,如果要在upgrade,就可以付费,这是典型的免费+增值的model

Paywall如果设得太低,比如Dropbox只容许用户储存100MB,那基本上它就变成付费产品。Paywall如果设的太高,亦即是说,免费用户可以享受的功能众多,那用户付费的意愿相对较少。那为什么要让用户免费用那么多?那是因为相信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大的流量,付费转化的人会比直接收每个人的钱更多。因为免费的部分可以持续吸引新流量,做大流量池,在一定的付费转化率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可以盈利。

那这个付费转化率得是多少才让免费产品抵得上付费产品?这得视乎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单价越高,付费转化率可以相对低一点也可以盈利。

商业模式

你的目标用户是谁?如何获取流量?如何切割你的产品售卖(SKU是什么?)定什么价?如果只有内容,而没有思考这些问题,以及围绕着这些答案来设计产品,那内容就无法呈现在最需要这个产品的用户面前。

* * * 

流量

这就转折到中国互联网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流量。产品为王、渠道为王,到现在流量为王。所谓流量,最简单的理解是多少用户花了多少时间在你APP里。用传统的商业术语来说,流量就是人流。就像是多少人在逛商场。整个流量的核心理念,其实是跟“旺丁旺财”一脉相通,就是流量越多,钱赚的越多。来了我就有办法在你或者想接触你的人的身上赚钱。

流量伴随的关键词是变现。内容/工具类的产品流量变现离不开三个主要手段:直接付费、广告、电商。直接付费顾名思义,就是用户买了你的内容或用了你的工具。广告也是非常简单,就像不同APP内置顶或者在底层的banner。电商,就是当你有一定的流量池,而这些人有明显的共同属性时,就可以像他们兜售产品。

目前,互联网从业者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流量越来越贵。流量的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人口 x 24小时。每个人只有24小时,不多也不少。抢流量,就是抢时间。而一个人在数码世界居住的时间是有限的。目前在中国,网民每天大概花约6个小时在虚拟世界上。如果一个人得睡6-8个小时,得上学/工作6-8个小时,剩下来也差不多是这么多时间。(当然,有不少工作是可以边工作边上网)

所以随着大部分人口已经成为网民,网民的增速没以前那么快,又随着网民的时间分配渐渐固化下来。比如花在聊天、买东西、打游戏和看视频上。在这些核心场景已经瓜分大部分时间的情况,要不你就在核心场景做优化,要不你就在零散时间抢用户,要不你就打垂直场景,比如化妆、教育、汽车、学语言等等。

在互联网企业中,有一种说法,一开始拼的是技术,后来是产品,最后是运营。用电商为例,淘宝拼的是海量商家+搜索+支付技术,教育了市场如何在线上购物。京东来了之后拼产品体验,让产品质量变得更好,让速递变的更快。拼多多再后来拼的是运营,让用户每天打卡,在社群病毒式传播。

为什么是拼运营不是拼质量或者性价比?原因: 劣币驱逐良币,大家打同样的旗帜,就像韩国满大街整个容的妹子,不交往(不用)分不出来,noise 太多。评论系统又给水军淹没。于是大家从评论又变成相信平台(品牌)。平台谨守规则,致力维护高质量。难得是,如何在“使用翻天覆地的marketing来不惜一切抢流量的中国”突出,尤其回到上述“大家打着同样旗帜”的现实。

因为抄袭没有成本,没有后果,而且容易(信手拈来),即便是硬件,中国的OE也研发出极高的模仿技能,反正“看起来一样”,”形似神不似”,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都是看表面(回到韩国整容美女),或者要看内涵的时间成本很高(需要筛选太多垃圾信息),导致山寨假货盛行。

其实上述流量即用户时长,不完全准确。因为不少产品不一定需要用户在很长时间,甚至经常来。比如工具类产品,防病毒、那些不属于流量重的产品,只是需要的时候就来一下。来的时长多,就有天然优势打广告,做入口。

* * * 

谨以此记录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所见所闻。

也记一两点自己重回中国职场的所思所想。

首先是普通话差了:语境差了,口音退步了。毕竟过去两年不在中国环境工作。有时候讲普通话会感到吃力,粤语腔全跑出来。仿佛回到牙牙学语阶段,从新学发音,比如辍学(chuo)、厚此薄彼(bo bi)、信手拈来(nian lai)等等。要继续努力查字典,有意识的把普通话念的更标准

其次是龟速打简体:承上题,因为太久没有以普通话思考,所以每个字词的拼音也要多load几秒,而且前后鼻音不分、用词不同,导致打字缓慢。比如承上题就是香港数学课本常见的用语,但在大陆并无这说法。打字基本上是熟能生巧的事,所以多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