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中英普夾雜」 – 五個值得欣賞的普通話詞語

<「中英普夾雜」 –  五個值得欣賞的普通話詞語>

「作病」、「hea」、「生舊叉燒好過生你」…廣東話用詞生動,傳意效果佳,粵語人對此素來驕傲。

有天忽發奇想,難道普通話作為一個語系就一無是處嗎?非也,例如這五個詞語,我就好欣賞其意象和傳意效果:

1. 靠譜
廣東話最接近的翻譯,是《都市閒情》廚師Ben哥愛說的「靠得住」。但「靠得住」在廣東話的使用頻率絕對沒有「靠譜」在普通話為高。

譜,立即聯想到的是「樂譜」。靠譜,視覺畫面浮現的各種音符在五線譜上整齊的排列,「非常靠譜」。

普通話會說:這(東西)靠譜。例如:深圳那家椰子雞餐廳靠譜呀,挺好吃的。那套甚麼甚麼電影靠譜的,可以一看。也可以形容人:這男的靠譜。這火車站外面賣票的靠不靠譜的?

廣東話可以說:呢個男人靠得住。但這說法不是一般日常用會用。更準確的翻譯應為:呢個男人幾得/幾可靠。但「可靠」又太書面,不夠「靠譜」白話和生動。

其實廣東話經常使用「靠譜」的反義詞 - 「離譜」。「離晒大譜」一定會收錄在廣東話100句常用俚語中。反過來,普通話不會說「離譜」,只會說「不靠譜」。為何一對詞語會分家到兩種語言?這問題值得深究…

2. 忽悠
根據維基百科,「“忽悠”一词来自东北方言,國語作唬弄或唬嚨 ,其字面意思,是让人陷于一种飘飘忽忽、神志不清、基本丧失判断力的状态」

它的語意非常廣,集「耍我」、「呃我」、「氹我」、「吹水/牛」等語意在一起。廣東話要找直譯的,可能要出動「撚化」一詞(你咪撚化我啦),但撚化一者屬於古詞,二者語意偏向於耍我(你咪玩我啦)。而與吹牛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忽悠一般是帶著想說服人的目的,但吹牛更多只是炫耀自己。

用英文來能理解的話 – Bullshit是最貼切的。但Bullshit沒有忽悠那種「講完讓你輕飄飄的感覺」,因為被人忽悠之後,你應該會有種「佢好似好有道理,但我又好似被人呃」的奇妙感覺,覺得似是而非。

例句:從一般市民的觀感來說,香港最「忽悠」的行業莫過於保險。客戶有時也會說,consultant 最會「忽悠」我們。不少人覺得財經專欄都是在忽悠「股民」的。

3. 糾結
根據百度百科。纠结:可指难于解开或理清的缠结,也指树木的枝干互相缠绕。唐朝诗人李白的《古意》一诗中:“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廣東話書面語是有「糾結」這個詞語的,但就是不會用在口語中。用英文是可以準確表達這詞的:Struggle。

糾結,就是你陷於兩難,不知如何選擇,心裡「囉囉攣」的時候的思想反射。「呢兩套戲都好似幾好睇,兩套都想睇,好糾結呀!」

糾結比Struggle 好的是,Struggle語意比較負面,比較嚴重,好像陷入一個較大的危機才會用,一般在日常生活中用這詞太重。糾結可以是「茶餐廳揀A餐定B餐好」這種場景使用。

4. 抱大腿
廣東話是有準確翻譯的:泊碼頭。但「抱大腿」這三字的形象化簡直是無得輸。講完這三個字,你可以visualise有條粗肥有肉的大腿在你眼前,然後有人雙手環抱,「唔俾佢走」。

這詞最常用是在工作環境中,大家要選擇跟那個老闆工作(抱誰的大腿?)。由於老闆們都有兩條大腿(不一定粗…),而老闆不一定有碼頭。所以抱大腿一詞傳意效果更佳。

5. 屁股決定腦袋
這也是工作環境中常用之普通話。百度百科解釋為:「一个人坐什么位置(屁股),往往决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范围(腦袋)」。

舉一個手機行業的例子:研發部門主管關心的肯定是產品是否包含了最厲害的技術,賣不賣得出去,我不care。但銷售主管關心的就是要能賣出去,有時候產品爛也無所謂,只要顧客夠傻,sales夠噱頭,也能賣出去。

這句話廣東話有直譯嗎?想不到啊…

* * *
我有個語言癖好:希望找到字少但貼切的詞語來準確形容事物,所以我很喜歡成語。(例如這句就可以用「言簡意賅」來取代)。

由於日益加劇的中港矛盾,可能會導致很多人對於大陸的一切推倒。當然,我還是會認為廣東話詞語更活潑更多樣,但其實仔細觀察,普通話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正如我們把英語入文(book場,做 presentation ),若果有好的普通話的詞語,也是可以取之為我用。保持開放的心,集各家之大成,這才是最重要的。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老闆:別讓hypothesis閉上聆聽的耳朵

我是一opinionated 的人?! 這是一次我跟同事做feedback時,同事給我的comment。令我驚訝的是,這跟我看自己很不一樣。

--upward feedback 開始--

Consulting 很強調coaching,而coaching 的精髓之一是給feedback,於是我每兩三周會跟同事進行一次約30分鐘的交流。而我每次都強調這是一個雙向溝通,不只是我給feedback,同事也要告訴我那裡做得好,那裡可以改進。

這次的30分鐘裏,同事說了很多,但就opinionated這字不知怎的,揮之不去,特別sticky總覺得有點怪怪的,跟自己看自己有點不同。也許條件反射覺得這字偏貶義,相等於固執、堅持己見、不聽別人想法。

其實這字含義不壞,同事是想說我對很多事情有清晰的想法。令我出現cognitive dissonance的是,我覺得我以前並不是特別有想法的人。

例子有:我喜歡的事情有一大堆,就沒有特別喜歡,為之瘋狂的。我大學選科,是以排除法排除不特別喜歡的,再挑剩下的科目。我在小組討論時,是喜歡先聽完所有人講,再作總結。

是甚麼時候我變得opinionated 呢?如何發生的呢?

在收到這個comment後,我觀察了自己一陣子。我發現每開完一個會,我確實會快速總結形成想法。不只是對事情,有時見微知著,觀察與會者的舉手投足後,我也會對人形成我的看法。

--原來是假設先行(hypothesis driven approach""--

後來再想想,終於發現是consulting的訓練造成的,那個我們行內叫hypothesis driven approach的東東 (假設先行)

Consulting一般項目時間短,兼之研究範圍廣,這行業教我們必須focused,抓大放小。所謂hypothesis driven 就是想清楚今天影響項目結論最重要的問題是甚麼,我們對問題的初步看法是甚麼(大膽假設)然後全力找相關資料(小心求證)。

以手機行業為例,國內很多公司想學蘋果。一般人做研究,他可能會以research-analysis-presentation 三部曲進行,將蘋果的方方面面翻箱倒櫃,如研發、生產、marketing、財務、HR都摸一遍,俗稱「煮大海」(boil the ocean)

Consulting在這三部曲前多加一步,變成hypothesis-research-analysis-presentation 四部曲。我們會問:
- 今天蘋果是不是甚麼都棒,哪些方面大家該學?
- 即便他x y 方面很棒,你是不是可以學得來?

然後在這些關鍵問題上,consultants 會快速形成觀點:「應該focus 在學蘋果的研發,尤其是工業設計,因為它手機硬件為人讚頌,而且可學」

或曰:我甚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如何形成這些觀點?答曰:問專家、靠common sense 或者自己狂閱讀,努力幾天內成為紙上專家。

或曰:如何確認這是重要方向?答曰:跟老闆check,跟客戶過。

無錯,是Hypothesis driven approach 讓我變得快速形成想法,變得opinionated。但這方法有個盲點:有些人形成了hypothesis 之後,只會努力去prove它,甚至只挑選有利材料,務求讓它看起來成立。

--Hypothesis 是可以被推翻的,關鍵是不能忘了聆聽--

然而,Hypothesis 之所以叫hypothesis,就是因為它不是定論,它是需要被驗證,它是可以改變的。

老闆最為人詬病的是「不聆聽」,有自己的想法之後,就堅定不移。(是的,你終於看到正題了)

目前的台灣老闆在開case team meeting 的時候,老闆和我就一個話題,在話筒上同時搶話,他讓我先說。原因是一句挺impress 我的說話:這個call應該讓team 多說話,我不重要

這做法於我看來是極正確的。老闆一星期裏可能只有數個小時在project 上,知道最清楚的是天天苦幹的consultant 們。

不是因為老闆無能,無自己看法,於是老闆認為要「集大家之大成」,比發表自己意見更有助解決問題

不易做的,太多很多老闆ego 膨脹,自認聰明,然後一個小時的call 中,繆繆而談

我慶幸我還有一雙聆聽的耳朵(不是我自己說的,是teammates 給我的upward feedback :p


小學教育電視有一句說話我一直記住:別太快下定論。有自己的看法很重要,但過程中要聆聽,要iterative,要refine,別閉上自己的耳朵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政府Reorg–創科局要學好Marketing 101

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其實是一個政府的Reorg exercise。Reorg,是Reorganization的簡稱,中文多稱為「組織架構重整」。在商業世界,Reorg通常在司業績差劣的時候發生,因為Reorg和裁員會孖公仔出現。

作為一個支持創業的小市民,第一次聽政府要成立創科局,感覺上這是個無得輸的概念。

創新和科技兩個buzzword,乃世界趨勢,這兩個合起來豈不無敵?除了膚淺原因外,記憶有人說過香港的公私營研發費用佔GDP比例與各個全球主要城市相比都要低。看著金融獨大的香港,你會一絲希望這創科局或許幫得上忙。

但為何大家會拉布反對?是不是魔鬼在細節?於是我又開展consultant的google search,今次花了30分鐘去搵真相(然後用了一個小時寫這篇文章)。我發現,除了方案本身好有問題外,溝通無效是另一死因。今日集中講下溝通有咩問題。

政策是要推銷的。注意,是推銷,不是硬銷。所謂推銷,是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創科局的基本資料,然後大家才可以做決定,說支持不支持。

推銷,在市場學上,一般有push 和pull。政策的pull可以理解為「關心時事的市民自己主動搵資料」。政策的push可以理解為官員落區又或者通過傳媒等渠道「推送」資料給市民。

這兩件事,政府和傳媒都做得好差,真係好差。先講pull:

---要搵創新局做乜比老蘭食女更難---

一般市民想主動了解創科局係乜東東,會點做?我相信99%的人會問google。然而,原來要搵到創科局的官方建議,已經不是易事。根因係政府無做SEO。

如果你係google 搜尋「創科局」這組關鍵字,第一個結果居然係「「創科局」根本不急(自由撰稿人袁科學)」。

不是叫政府控制輿論,不讓這篇蘋果日報的文章出現,但我會expect第1個search result係官方網站或建議。當然,這件事無可能發生,因為這個網站本身不存在。想像如財政預算案、施政報告各有自己的網站,整個簡單網站推銷政策有幾閒?點解唔做?

最過份的是,你search「創科局」這組關鍵字壓根不會找到創科局官方建議,你只會見到一大堆評論文章,因為政府沒有想過大家會search「創科局」這個簡稱,又或者不會去做SEO。

終於,用了全名「創新及科技局」search之後,找到創科局上立法會個方案,但可笑的是,這方案的關注度比葉劉的發言還低(政府方案排第6,葉劉排第5)

基於大部份評論文章都沒有介紹創科局究竟做D乜,點解要成立。就連維基百科的創科局page也只是斷章取義,將立法會方案的一段抽出來當做所有的職責。一般普羅大眾,會不會這般勤力,真的非要找到立法會建議不可呢?那若果不能了解創科局的資料,連個局做乜都唔知,談何支持?

---Push的溝通問題少部份出自政府,更多是傳媒本身---

Push呢?你回想一下,過往聽過關於「創科局」三個字的新聞報道,你腦裏會想起甚麼?「任命理大楊偉雄、泛民拉布反對、泛民拉布反對、要將創科局放在民生方案之前…」新聞報導不下十次在報導創科局,但對於大家理解個局做乜有幫助嗎?

其實問責官員不全都是白痴仔(至少蘇錦樑不是),AO更是聘請香港精英,但他們對於如何利用傳媒推銷政策,似乎一路都做得不太好。Again,不是說一面倒讓政府唱好,但至少政府要找機會(如講清講楚等節目)解釋清楚政策,讓市民基本理解。

但我認為傳媒(尤指無線)報導新聞的方法和角度是令Push溝通出問題的根因。首先,無線永遠focus在拉布這些表面現象(What – 我在反對),永遠不好好解釋(Why – 為何反對),也不好好解釋基本資料和好處(case for change和為何支持)。想像一單新聞的表達方式像一個小辯論,新聞台邀請雙方代表簡述,客觀和有系統地呈現理據,這不會更好的讓大家判斷是否要支持嗎?

是因為我最近看<The Newsroom>看上腦,推祟那種邀請不同嘉賓、蒐集不同資料多角度報導一單新聞的方式嗎?是因為我打辯論出身,做consulting 推崇事實支持、理性分析的方法嗎?我會以為不少人希望新聞以這種方式呈現(還是我太天真?大家只想要非常即食的新聞?)

Anyway,除非所有傳媒都向有線報導新聞的方式轉移,否則香港大部份市民對於政府政策永遠都會停留係「要成立創科局」這headline level的理解。

---

在溝通無效加上方案問題,我終於明白大家點解反對。下回我會以consultant的角度分析一下創新局成立是否必要,敬請留意。今日新聞報導完畢,我係你的文字新聞主播Steven To。

下回提要:Consultant去搵真相的第一件事 -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創科局做D乜?(What?)
成立創科局的理由是甚麼?有甚麼好處?(Why?)
現況有咩問題?點解要改?(Case for change)
點解大家反對?(What happened?)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別從落馬洲口岸回香港了

從深圳回到沙田的家,一共用了三個小時。同事說,這差不多可以飛台灣一趟了。平日一般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額外的部份都花在那裏呢?

其中的三十分鐘,是堵在深圳福田口岸對出的路上。「這麼近,那麼遠」,離關口不到二百米,關口活生生在你面前,你明明知道下車走過去只需幾分鐘,但就是下車不能,只好乖乖待在車上。塞車真的很考驗一個人的耐性,而對於一個晚上八點半還沒有吃飯的人,耐性是一件奢侈品。這個時候,同事還要熱烈地討論九記牛腩的爽腩比普通腩好吃得多,Argh,好想即刻去食一碗

終於捱到了關口,心想過關後便火速回家醫飽肚。拖著行李箱,急步走到的士站,uh oh,的士站大排長龍,約十數人在等市區的士。本以為晚上近九點應該沒有多少人,仔細看看,問題在於下車處。

落馬洲的士站的設計是這樣的:從新田村有一條單程路迂迴入關,大約一公里左右,車到關口便駛到下車處,那裏約有六個車位可供下車,然後空車會繞一圈到上客處。由於只有一條單程路入關,無論是空車或載客車,都一定要先經過下車處才可到上客處。

的士入關的龍,據載我的司機估計,至少一百輛以上,他自己就塞入關塞了一小時。這樽頸,無錯,就是出現在下車處。留意香港新聞,對香港地理位置熟悉,又非常聰明的你,可能猜得到:是水貨客的禍。

十居其九的新界的士,載著一批又一批帶著「重貨」的水貨客。一個人平均四五個大的紙皮箱,沉甸甸的壓在車尾箱裏,甚至就放在後座位置。「停車、俾錢、找錢、落車」可能約三十秒的行為,現在加埋「落貨」,整件事變了兩三分鐘。相信一開始關口的交通樞紐設計,始料不及有「螞蟻搬家」這個情況,他的model assumption可能頂多set一架車平均一分鐘,萬萬想不到可以架架車都可以兩三分鐘,導致現在capacity planning出了極大問題。

問題有幾大?一百多輛車,每輛都在關口等了一個小時…for nothing! 這是多麼的浪費社會人力資源。

有問題,便要解決。治本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增加下車處的車位,一是減少水貨客。落馬洲站旁邊是港鐵用地,乍看是荒地一片,或許可以規劃規劃?減少水貨客嘛,一簽一行似乎不奏效,因為很調刺地,在上年還是多簽多行的時候,當我同樣在星期五相約的時間,落馬洲的的士站是「車等人」,不像現在「人等車」。究竟是一簽一行沒用,還是水貨客又增加了?

遠水不能救近火。治標的辦法是容許的士在第二條車道下車(不只是近石壆的車道),這一下了便將六個下車位增加到十二個。這做法在中國的的士站頗為常見。當然這帶有一定危險性,但在警察的指揮下,或許可以試行?

這令我想起紅隧的例子。上班時間,過海巴士塞車的程度,相信經歷過的人一定很有共鳴。塞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巴士埋站位置不足,導致後面的巴士要等,繼而佔用了一條lane,擋著後面的私家車進入隧道。如果能夠令巴士埋站位置增加,又或者將巴士埋站時間縮短,便可以減少後面巴士呆等的情況。

於是大約在三四年前,有人想到了「八達通流動拍卡機」。原本上巴士只有一個入口,現在因為有流動機,乘客可以從出口同時上車,大大增加了上車的速度,減少了埋站時間。每天早上,你會看到幾名九巴員工隨著巴士在不同位置埋站,推著流動機走來走去,好不給力。

事實上,紅隧的巴士站管理在過去幾年有明顯進步,例如推出流動機,更換清晰的指示牌,劃好排隊區域等。作為乘客,你知道埋站位置是沒法改變的,但這無損管理人員扭盡六壬想出一些方法來,既使只是小修小補,你都會覺得呢個巴士公司好有heart,覺得這個城市在進步

作為經常來往關口的人,我但願落馬洲管理站的人員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已經在想辦法解決。但當別人未必能夠改變的時候,我只能改變自己:暫時別走落馬洲了,走深圳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