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淺談三藩與矽谷

這幾天在三藩市見了不少朋友,當中有做startup,加入startup,也有在大公司任職。有幾個有趣的發現(今天先分享兩個,之後再加)

1. 矽谷的人才爭奪戰

如果你是Google hireable 的software engineer,一點都不愁在矽谷找工作。十多萬美元(近百萬港元)起跳,最誇張可以高至300-400k。

整個市場完全是「人才話事」,公司要各出奇謀去取悅員工,找按摩師上門,星期五下午三點happy hour,remote working etc。朋友曰:「小公司給的錢都沒有google、facebook多,如果文化不好,我為甚麼要留?」一語道破,正是大tech firm 「做壞市,起壞頭」,小公司不得不跟。

但長遠堪憂。當中國startup 錢少活多還要「九九六」(每天上午九點至下午九點,星期六仍要上班),矽谷的startup 錢多活少而且五六點下班,員工關心的是飯堂好不好吃,一年AL多少。這樣的話,就算矽谷人才多麼優秀,做事效率還是偏低。是以中國一些初創公司可以在兩星期內出一個新版本,矽谷兩星期的sprint只能改動一些小features。如果中國公司方向正確,人才管理得宜,生產力會比矽谷高得多。

2. 無人駕駛:仍需不少時間

參觀了Cruise,據朋友說是無人駕駛三大公司之一(領先的是谷歌收購的Waymo,從技術和公里數上來看)。這間GM在2016收購的公司在三藩的總部有三層辦公室,幾百個員工。朋友在公司裹負責招聘工作。她帶我到展示室,很雀躍的介紹無人駕駛車的情況。

「現在大家都盡量儲更多的data,在車放在路上跑,例如我們也有三十多輛車在三藩市中心走來走去。」

然後她指一指車頂,那裹有一個大盤子,上面裝有六個像救護車的紅閃燈。

「這是雷達,就像警察測速的一樣。目的也是測試車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目前除了Tesla純用camera而不用雷達外,大部份無人駕駛都會用這個,因為camera測距離還是沒有那麼準。」

「那為甚麼Tesla不用?」

「貴啊!上面一個雷達要40,000美元,這一共六個,大大小小的你看是多少錢?」

原來無人駕駛要完全商業化,除了人的心態轉變,政府管制要與時俱進,以及解決出事後的道德問題外,在技術上還有兩個關卡:數據和硬件。數據是時間問題。硬件則是技術發展的速度和成本問題。如果在未來幾年雷達測距沒有好的替代,而價格一直高踞不下,那麼要大規模使用無人車便變成天方夜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