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Battle of the Britain

 在看NetflixThe Greatest Events of World War II in Color ,第二集講Battle of the Britain,好刺激又發人深省。

1Winston Churchill 臨時上陣後第一仗大勝。當時Hilter 諗住bomb Londer bomb 到班貴族百姓投降,Churchill 頂住了。這場在1940年的勝利,build up political capital for Churchill to galvanise support for his strategies in the long lasting WWII

2.我做唔到Keith Park, Commander of Group 11. Group 11 was vital in the evacuation of BEF in Dunkirk, and the Battle of the Britain。我也許做到 Hugh Dowding, who build the air defence system and mobilise necessary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r the frontline. A COO?

3“I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Never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Churchill在戰時的speech quotesChurchill 有可能令我愛上名人quotes。無論拋書包又好,細味當中的道理又好,要寫speech用到又好。可能係繼我愛上Biography 另一樣看上既野

4Netflix個角度好pro Britain,踩Hilter。講Goring好剛愎自用,日日想邀功。Luftwaffe總好能差一點就能夠將Britian鏟平。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英國在大航海時代後發先至,為甚麼呢?

  •  長期戰略思維
英國去到美國國土,並不是搶劫金銀珠寶,而是去培植煙草。
西班牙(法國亦然?)卻是強盜搶劫的邏輯,去到搶野番來然後分賍
  • 全球化貿易的雛形
著名黑三角:利物浦帶著Rum,去西非換Slaves,再將Slaves運去美國Jamestown換煙草。
  • 資本主義的助力
到底財富是恒定還是可以增加的?
在中世紀,原來的世界是一個資源分配的角度,資源的分配是有限的。
Adam Smith 話,將資源再投入,是可以創造更多資源。通過科技、公司組織等,將土地、勞工的效率提高。剛好英國在殖民時期的方式,就是set up 公司(跟荷蘭類似,或者是說效法荷蘭?)
  • 總結: 
所以長期的戰略思維,令英國最終在大航海時代勝出,及後黑三角的原形,雄霸了全球的主要貿易路線,造就了大英帝國,以至1800-1900Pax Britannica (British Peace)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令我愛上做家務的Podcast - How I Built This by Guy Raz


 呢幾年愛上聽Podcast,尤其係商業人物傳記。今日向大家推介NPR How I Built This by Guy Raz

對於我這個徹頭徹尾的商管人,尤其最近三年踏入了startup 的世界,對於如何由零開起,建立一間受人尊敬、為人服務的公司,自是崇拜。由創鈶人,以第一身視角,娓娓道來企業辛酸史,是我認為最原汁原味接觸一個公司內部的方法。

Guy Razs 是美國著名電台 NPR National Pulbic Radio)的主持人/記者。How I Built This 呢個Podcast 吸引我的地方,是他cover 全生命周期:Founder 小時候的成長,到創辦企業的一剎那,到出名之後的重大事件。而Founder的回答overall 都非常誠懇無遮蔽。

而且佢揀既公司都係我用過/喜歡/崇拜的。我列一些我最近聽完的Podcast(佢個interview list 應該有幾十個)
Shopify: Tobias Lutke /
Dyson: James Dyson /
TOMSBlake Mycoskie /
Yelp: Jeremy Stoppelman
JetBlue Airways: David Neeleman /
Wikipedia: Jimmy Wales /
Teach for America: Wendy Kopp /
Patagonia: Yvon Chouinard

今朝一路拖地,一路聽Jetblue,好有feel。下面分享一下我聽到有趣的故事:

專業推介#1 Shopify: Tobias Lutke

呢個故事好傳奇:一個自學成才的天才德國programmer,在一次滑雪旅行中認識老婆,當時既女朋友去德國同居一年,然後女朋友要返加拿大,Tobi 決定跟隨,順便繼續滑雪。
愛上滑雪後,佢234歲決定搞賣Snowboard 生意,想online 賣滑雪用具,就係尋遍網上開舖工具後發現無一可用,天才programmer 把心一橫自己開發。做完發現,有人想買佢個開舖系統,嗅到商機,就從2004年創辦Shopify

事情並不如上述一帆風順,看似美麗的商機,守業守左六年後先有真正起色重難,2010年先攞一筆 7 million A輪融資。呢個速度,放係中國既互聯網世界,極度烏龜。係中國互聯網的世界,從聚美優品創下4年上年紀錄後,大家都唯快不破,到趣頭條創業24個月上市,呢個速度的追逐,和Shopify 形成強烈的對比。
六年A輪,係浮燥的中國社會,係會被恥笑到地。(當然2010年的情況跟中國2011-2018年情況不太可比, but still

Tobi 說話的方式,令人聯想起 HBO 電視劇 Silicon Valley Richard Hendricks。試想像,佢一個德國佬隻身到加拿大,到攞左融資,成為億萬富翁,仍然住係老婆屋企,一住就住左十幾年。佢係Podcast 解釋話,一來佢俾自己工資好少,得幾千加幣,二來佢無乜物慾(上市之後,佢都係攞40萬加幣一年的薪酬)

話佢撐起左加拿大startup 市場既半邊天都不為過。呢個basedToronto的企業,基本上高管清一色加拿大人,現時係加拿大第一第二大的startup,由15年上市市值30億美金,到現在市值600億美金。600億美金係咩概念?Uber 上市前的估值係1200億,香港電視依家係5億美金。

我個人亦曾經係用戶。係2012年創辦MIMO的時候,千揀萬揀開小店平台,最終花落Shopify。個陣用起手來簡單直接,用戶體驗極佳。

- - -

篇輻有限,其他的我畫龍點睛,outline最有趣的地方:

Dyson: James Dyson
現代愛廸生,一到中年發現吸塵機唔好用,自己係屋企後花園整product。據他說前後5年,做了5000prototype。當時一貧如洗,仔細老婆嫩,壓力山大。Guy Razs 問他,別人都不理你,為甚麼你不放棄?Dyson 說:They don’t reject me with good reasons。這句話有點意思,解釋了堅持和固執的分別,給出了一個該堅持/該放棄的判斷標準。

- - -

TOMSBlake Mycoskie
呢個以買一對鞋,送一對鞋出名的brand,原來以為係慈悲為懷的創業家,點知一聽發現,佢係party hard、鑽小聰明、上過amazing race 要搏出名個種smart ass。做過college 裹面幫學生洗衣服務,係LA 大型樓宇落演藝圈廣告,佢創辦TOMS 之前係一個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人。想不到一次去阿根廷學馬球之旅,係酒吧遇到幾個來捐鞋既美國hot chicks,就改變他一生。

多提一句:TOMS 原來係想叫 Tomorrow’s,可惜隻鞋個tag太細,於是縮寫TOM’s,至今廣為人知。

- - -
Yelp: Jeremy Stoppelman
HBS畢業的一個程序員,係互聯網時代的寵幸兒。2000年代入左Paypal Elon Musk 佢地共事,後面創辦既時候就係Paypal gang 打既初始資本。可能係大家都讀過business school 既關係,Jeremy的說話方式係我好relate 到,同埋唔係最founder 大大ego 個一種。佢講到Google 當時想收購佢,Steve Jobs 打電話俾Jeremy,叫佢唔好賣,個一刻佢形容好似與神對話,好正。

- - -
JetBlue Airways: David Neeleman
側面地更認識了摩門教:David Utah Salt Lake City 大的虔誠Mormons19歲去左出生地巴西做service23歲娶妻生仔,一切都係順教義而行。係訪問裹面佢都不斷攞”Book of Mormons”來開友善的玩笑,亦聽得出佢摩門的教誨影響佢既生意哲學,例如對員工好,佢地自然對客人好。同Steve Jobs一樣,佢創辦的JetBlue Airways 上市後因一次事故,董事會踢佢出局。佢之後係巴西另起爐灶,短短十年創辦了巴西第三大airline
佢令我諗起Oasis Airline,香港一個廉價航空既失敗嘗試。主持人問佢:搞airline唔係margin低,受經濟影響又大,好似唔係一個好賺錢既生意。佢好chilled咁話:well,乜野生意都有機會蝕錢或者賺錢,睇你點run。言下之意,蝕錢個D,係佢地run 得屎姐。

- - -
Wikipedia: Jimmy Wales
全球最高流量top 5 的網頁,卻不是億萬富翁,因為wiki係一個non profit。佢講到由自己編輯到開放俾大家編輯,之後就爆款。呢一幕呢一個pivot,係經典中既經典,聽得出到今日,佢接受訪問,講番當時,佢都仲係好激動。

- - -
Teach for America: Wendy Kopp
呢個就比較典型NGO 感覺。大學畢業,Princeton blue blood 出身,就想招募500個精英學校學生,去幫手拯救美國的public schools。由ideation到真正搵到錢搵到500個學生既經歷,好有劫後餘生feel

- - -
Patagonia: Yvon Chouinard
這個以保護環境善待員工見長的服裝公司,同TOM’s 一樣,我未聽之前,以為是一個想救世界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物。一聽發現,他說話的口氣,帶著一點美國白人典型資本家的氣質,比如他可以一年幾個月休假,但他下面的員工要努力工作。
我最鍾意既係呢個brand 身體力行,呢個brand 係個種行山發燒友想整一堆更好quality(但極貴)的產品出來的風格,譬如Yvon 就強調管理層應該都是自家產品/領域的 hardcore users,呢點我好推崇。
P.S. 對中國本土創業故事有興趣的,聽GGV996 Evolving for the Next Billion。下次再同大家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