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王維基其實係一個毒撚

今日Wiki係港大MBA做左個直播。我同另一位HKTV bro聽住Wiki蹩腳的港式英語,見佢講到甩甩核核,仲不時要彈幾句廣東話,Bro有感而發咁講出「毒撚」一詞。

Wiki今年60歲,一生人未停止過打拼。由搞補習社賣教科書,到IDD寬頻,再到電視和網上購物,見到問題佢仍然會兩眼發光: “The more problems, happier”。佢話自己今日緊張,整個表現的確略見佢serious的一面。整體上,佢既表達和舉手投足,都好自我。作為中大山城的EE畢業生,毒撚當之無愧。

不過,我鍾意呢個毒撚個原因,唔止因為佢既商業上既成功,更重要可能係佢carry既精神。
Wiki係直播中,以自身經驗,建議同學仔上街 – “Just get on the field and do it”。用中國式的詞語:干就完了!直接上場幹,是最好的磨練。

放眼香江,交易所上香港本土上市企業中,目前有幾多間是係「係街度打出來,而仲想打落去?」

最接近香港電視的,可能就係維化奶。又或者新世界。但係,呢D都係二代甚至三代。白手興家但第一代仲話緊事既?好似真係得香港電視。

曾經有一個VC前輩講過,公司成立的頭幾個月,基本上決定咗一間公司可以做到幾大。呢句說話既精神係,公司的founders係最重要的變量。商業模式可以不斷pivot,但係人就好難。如果唔可以自我迭代,終身學習,不斷成長,咁基本上天花板就係一個人既認知或者想像力。

所以係投資世界裏面,睇公司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係睇人可能更重要。而對於人既判斷,比對於事情的判斷,更不統一,更「非標」。對於事情的判斷尚且有各種商業世界已經成形的分析概念和工具幫手,對於人呢?幾乎沒有太多討論。

Apply呢種VC角度去二級市場睇一睇,可能會有驚喜,我諗。

Wiki係香港呢一個年代絕無僅有的fighter。個種拼搏至死的精神、不甘心不服輸、頑強的生命力,直情隔住螢幕都feel到。

毒撚的好處是心無旁騖,好pure好真。仲記得第一次睇香港電視的年報時,驚訝既係盤數好乾淨簡單,沒有玩上市世界的各種tricks。Wiki作為中大Double E出身,身上(和英文)都帶著濃厚的engineer氣息。

毒撚仲有個好處係focused。佢今日直播講到,一路都無買樓,人地叫佢買,佢都唔買。佢無講,但我講得係佢心底裏面,認為錢應該要使係可以創造長期價值的事情上。呢樣野係都係我佩服佢既地方。由當年香港寬頻自己挖路鋪線,到香港電視初期花幾億買左套German system去automate分揀配送,係呢個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能夠堅持長期主義,我認為十分難得。

某個程度上,呢個毒撚唔止做緊e-commerce的生意。講得誇張D,佢真係為呢個沉淪中的城市一絲希望。由老套的獅子山下拼搏精神,到香港人的靈活走位、識執生,到香港城市的科技發展(well 香港電視套tech放在中國/美國standard就真係好一般,但對香港呢二十年來說,有一定象徵意義),佢既成功,讓希望有個落腳點,變成事實。我唔知可以為香港帶來多少正反饋,但至少one example is better than none。

所以都要感謝呢個毒撚,身體力行,承載著香港曾經重要而目前快速沒落的精神。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嘆息橋》:十年難得一見的港劇創新

毫不誇張,繼2011年的《天與地》之後,十年後,我終於遇見了似樣的港劇:《嘆息橋》。

 

這十年有過一些上乘的劇集,例如《導火新聞線》、《選戰》、《來生不做香港人》、《使徒行者》等,甚至是小品一點像《不懂撒嬌的女人》、《致命復活》,但沒有一套有《嘆息橋》或者《天與地》這樣,有劃時代意義的。

 

在香港這個「主張家庭和諧、香港人壓力大要放鬆、做人最緊要開心」的主旋律下,《天與地》打破了固定思維,以食人事件作為背景探討人性的黑暗以及相對敏感的自由民主等政治概念,「This city is dying」和「真正的和諧不是只有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聲音但仍能共處」這兩句經典對白透著強烈的時代特色。

 

這套劇留了一個火種,讓以後的人知道2010-11是怎樣的。正如九十後可以通過《大時代》窺探90年代炒股炒燶跳樓的事,二零後可能同樣只能透過像《天與地》這種劇,更多了解2008-2020之間發生的事。

 

***

 

十年後,《嘆息橋》發生的時代背景已經截然不同。

 

有人睇過《法證先鋒IV》或者《陀槍師姐IV》嗎?好不幸地,我睇左法證。這是港劇迅速沒落的十年,以TVB為首,可以說十年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公式化、套路式的編劇和拍攝手法一如以往。啊,不是,我覺得編劇是比以前更低能。本身TVB的劇集的資料搜集就非常不認真,近年出現的很多橋段可以直接用弱智來形容。

 

二零一三前後,香港電視係將軍澳起左個廠,整左幾套尚算高質的劇集。結果?說好的免費牌照沒有兌現,十幾億的投資好似玩泥沙就乜荒廢左。

 

簡單來說,港劇已經成為夕陽。點解我地會睇法證?唔係因為好睇,係因為夠傻夠無聊夠懷舊。

 

係咁既日子,仲花精力在港劇上創新?沒病呀嘛?

 

而《嘆息橋》做到了。在正在沉淪的城市中,有人嘗試挽救,而且做得很漂亮。



***



《嘆息橋》有六個主角三條線,故事其實頗為平凡。不平凡的是它如何說故事。無論在電視劇的拍攝手法,或敍事手法上,都極為震撼。絕對可以說開創了港劇先河。

用豆瓣高汁評論來說:拍攝手法稱得上為日後教科書式的參考。

對稱、定鏡、三分一畫面、低角度鏡頭顯示卑微、高瞰鏡頭顯示壓迫。

 

最令人不寒而慄的是牆和其他阻隔物的使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中,隔著那無形的牆,被劇組拍了出來。各種符號的運用把角色的情緒具象化,表現力比對白和表情都更勝一籌,令人躲無可躲。

 

無言,但有聲。

 

敍事手法就更令人難忘。同一個故事,每一集以一個主角的視角敍述,兩個主角的記憶偏差,給我很大的啓發。譬如同一餐飯,第二日男女主角可能記得的片段、說過的說話、語氣,以及當時的心情,對餐飯和人的評價,可以大相逕庭。

 

大家有睇過《黑鏡》嗎?裹面有一集叫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講述一個可以視頻記錄事件的隱形眼鏡。如果夫妻對於事實有爭執,大家可以調動歷史片段一齊睇下究竟真相如何,孰對孰錯。

 

呢集係我既favorite,我就係覺得明明好多時我都無記錯?但點解大家係同一個空間經歷同一件事,感覺和記憶可以咁唔同?

 

《嘆息橋》解惑了。就係咁唔同。係醫院探病,Joyce可以覺得係Ken坐著乜都唔做,唔罵唔得,感覺不開心。Ken的記憶卻是他主動做一切,而且善解人意,Joyce是快樂的。

 

沒有所謂的真相,只有大家看到和記得的真相(Perceived reality)

 

《嘆息橋》在平凡的故事裏,用十五集告訴了我。我們都選擇我們想相信的,我們都活在我們自我的世界裏。要面對「現實」原來真係咁難。

 

***


談談演員。

 

我看了十餘篇豆瓣和知乎的高質評論,發現幾乎沒有評論演員表現的。我諗,這是因《嘆息橋》的突出,確實是導演、鏡頭、編劇、燈光、佈景的功勞。這個出色的感覺並不是主要靠演員帶動的。換句話說,如果演員換了一整批,大概電視劇會一樣出色。

 

再換一個方法講,鏡頭在說故事,燈光在說故事,佈景在說故事。這又是和傳統港劇比較的一大突破:傳統港劇(更準確一點是TVB劇)主要靠對白和角色來說故事。當然,這不是《嘆息橋》獨有,事實上,從ViuTV成立而今,在原班人馬幾年前打造的《瑪嘉烈與大衛》就能看到。

 

當然,這不代表演員毫無功勞。簡單點評一下:

 

伍詠薇。本劇最出色!成熟有韻味,同賈靜雯有得比。劇裏外表堅強內心神經質,佢演繹得簡直完美。第5集是全劇睇得最令人毛骨悚然和揪心的。

 

岑珈琪,本劇次出色。認識他是在《點五步》,今年已經30,但仍然能夠演繹一個1617的學生哥。角色本身設定是劇中最「心水清」的,所以在一眾混亂的關係裹,有一個活得通透,活出真我的反叛角色,自然討好。而佢carry得好好,將人生苦短的各種金句的味道演了出來。

 

陳奐仁,不行。老實說,他和裙腳仔呢個形象還是有距離,同埋佢既演技真係麻麻。

 

衛詩雅,不行。同陳奐仁一樣,衛詩雅D戲比較屎,本身打扮精致的形象是與小公主吻合的,但是她比較稚嫩的演出有一點辜負劇中所需要的張力。粗略估計,她是全劇出現最多的角色,但印象都唔夠伍詠薇一集咁深刻。

 

周嘉怡,中規中矩。呢套劇周嘉怡既發展空間有限,同埋佢演感情戲,好似無佢演記者個種拼搏咁有意思。

 

林保怡,中規中矩。有幾幕覺得佢過份casual,與周嘉怡的對話casual 到好似唔係拍緊戲。理論上,咁carefree應該係好事,但係配合情景個種casual需要唔係好啱feel

 

***


最後再講講ViuTV

 

原來以為屬於李澤楷的NOWViuTV會走楷哥商業主導的路綫。從這幾年的結果來看,ViuTV的台長魯庭暉拿到的自主權算是不錯。

 

皇仁出身的他,在狹縫中找光。問題是,電視是比電影更大眾媒體的東西。大眾二字注定要走主流文化。而主流就是上述大篇幅講到的shitty時代背景。And《嘆息橋》絕對是非主流。

 

非主流到頭一兩集節奏極慢(我用1.5倍睇到第四集先轉番正常速度),第一集的「奇怪」鏡頭和敍事沒有目標感容易丟觀眾(我看著優酷彈幕上不斷有人說:唔睇啦,都唔知講乜)。而感覺上《嘆息橋》在香港並沒有打出任何名堂(在豆瓣卻是收穫了四萬多人平均8.9的高分,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分數)

 

咁樣玩真係玩到落去?在2020年有線正式淪陷,TVB早就體無完膚時,ViuTV能夠堅持長久?商業帝國是否願意無限泵血?

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讀端有感:香港大勢而去?誰說一定要增長的?

早上讀端,看到五個金融港漂訪問這篇文章,看完有感寫了千餘字。

總結下來,有以下感覺:大陸人難以融入本地社會;過去兩年本地混亂程度沒有想像中恐怖;中港媒體各自的偏頗和放大效應;香港人的專業和受規矩;香港人的純樸和innocence;香港人的眼界狹隘,只關注日常瑣碎事情。

這些構成了局部港漂對於香港大環境的看法。

這篇文章,還給我一個感覺是:這幾位港漂都覺得,香港大勢已去。

這個感覺有兩個重要的解讀。一是香港不會再快速的發展,進入緩慢發展的時期。事實上,這早就發生了。如果我們以當下世界最流行的指標來看:GDP(更準確是GDP per capita),2003年後我們就給長期競爭對手,新加坡給逐步拋離了。2003年,兩者GDP per capita同為23000美元,2019年,一個4萬8,一個6萬5。

可以說,以GDP作為發展勢頭的衡量來說,歷史上的亞洲四小龍,今天剩下新加坡一支獨秀。這不是說新加坡就會一直好下去,關鍵一個城市是否還有發展動力,正如我們會說一間公司未來的增長點在哪?

香港未來的增長點在哪?樓繼續升?股票繼續升?

這個論述有個恐怖的前提:默認了增長的必要性。

誰說一定要增長的?

我們看看日本。1995年人均GDP 43000美元,2019年40000美元。「日本自從九十年代初的資產泡沬破裂後,進入二十年的迷失期,經濟在衰退,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云云。整個論述有一種萬劫不復,好像日本從此一蹶不振,變左廢青宅在家。

而去過日本的朋友們都知道,日本社會高度發達,現代化程度高,好吃好玩。這個感覺的落差是怎麼發生的?

事實上,日本不增長,甚至倒退,不代表日本不生產。只是沒有比以前生產得更多而已。GDP增速變慢,不是說本來增長,現在不增長。而是說「今年比上年多,不過沒多那麼多,但還是多不少的。」

這個生產、增速和加速度的關係,不難理解,但容易混淆,只能怪當年物理沒學好,或者derivatives 沒學明白。

我們再來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假設一個富二代承繼了巨額遺產,本身這個富二代年年賺一百萬,但因為有了遺產,同時覺得要及時行樂,於是換左份年薪八十萬的工。

聽落好正係咪?日本其實就係咁呀!

日本60/70年代的經濟起發,一直到九十年代,將日本帶入一個developed economies,今天我們旅行見到的現代化,就是過去幾十年發展的巨額遺產。

九十年代呢個經濟體一年create「一百萬」,係世界首屈一指。到了依家,佢一年仲create緊「八十萬」,無錯比之前少左,但係都係一個decent的收入,完全唔會餓死老婆,可以過中產生活。

再直白一點:就係都搵夠啦,點解仲要繼續搵咁多?(或者「搵更多」?)

當然,一個國家比一個人複雜。一個國家不同人有不同諗法,有人佛系,有人想搵更多。但係一個國家的主基調、大環境會影響個人可以achieve到既野。所以有志發圍的年輕人,在日本就可能會生不逢時。(移民is an option, but only for a few)

回來香港。增長大勢而去,沒關係的?香港目前也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富二代」,除左捱貴樓(well 呢個係一個好大的除左),衣食住玩旅行都十分不錯,不發展(但繼續生產),會死嗎?

文章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210-hongkong-youth-mainlanders-finance/

Broadchurch:英式文化的懸疑教育劇

 在我21天內的隔離開始前,BB推薦了這套英倫小鎮懸疑劇。Bloody hell,沒想到那麼好看。成套劇一字記之曰:Dark。在這個看似風平浪靜、太陽底下無新事的小鎮,everyone’s hiding something。「十萬個黑暗面」交織成三個故事,分別在3seasons8集展開,由偵探二人組一個個拆解擊破。而劇中展示的英倫精神和價值觀,令我更體會到何為一個平等尊重的社會。

 

(不含重要劇透)

 

例如Season 3講述一宗強姦案。第一集幫受害人取證時,去到一個專門處理性暴力的中心,中心職員一步步詳盡且溫柔地講解過程,無時無刻照顧受害人的感受,如果哪 一刻不舒服,想停止,可以隨時喊停。個十分鐘拍到好似係center宣傳片咁,但與整套劇風格卻異常地吻合。

 

又例如Season 1頭兩集,Danny Latimer去世後,他的同齡朋友Tom Miller得悉後坐在床上,Tom的媽媽會跟他說:(大意)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It is okay to cry. It is normal to be unhappy. Release the emotions。整套劇對於創傷後如何積極主動地處理,花了不少心思,而且政治正確又不突兀的給出劇組的處理方法作參考。

 

當然,英國不是有好無壞。譬如劇組把英國的狗仔隊文化就以一個比較負面的方式呈現,例如Season 1的小報記者搶先報導警方未公開的謀殺案,就對家人帶來傷害。

 

又譬如貫穿三個Seasons中的大亂搞,基本上主要的男角色,都有affairs。看似模範夫婦,實質感情破裂。大學時期的情人,忍受結婚十幾年的的士司機丈夫亂搞。汽車維修工在妻子五十歲大壽party當日去買套,因為和當中的caterer搭上。這些affairs 普遍的程度,劇組借主角之口宣洩:I don’t subscribe to the version of your world

 

而且這一堆男人,劇組特意刻劃成「腦荀都未生埋」的大細路,個個男角都血氣方剛,衝動欠思考。荷爾蒙一上來,就無法自控。平時小心思多多,大事卻顧不上。絕大部份都非常自私,而且為自己的自私辯護的理由,都是為了她,為了家庭之類,完全不站在對方角度,一意孤行。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有執念不放開,得一股蠻力。

 

Sounds familiar, eh?

 

相反,劇中的女角外柔內剛,並非一定都是外表女強人,相反大部份都是造型上弱勢,但實質行為上堅強,思想上成熟。遇事不畏縮,suck it up, lick the wounds之後站起來勇敢面對。在事情發生時,沒錯是情緒滿瀉,但瀉完之後不會linger。能夠放下ego,與敵人和解和合作。Besties鬧交了,當下「面左左」,但後面都可以做回好朋友。十級正能量。

 

Powerful women, bloody weak men

 

兩性相處上,英國人的含蓄亦在本劇表露無遺。Fancy a drink? Do you want to stay here tonight? 云云。他們敢問,但同時怕醜仔羞怯地問,問完食檸檬的,就要好尬尷咁兜。但至少人地會問。

 

當然不能不提,劇組如何用「把法律當成遊戲」的黑人女律師,在Season 2控訴法律系統的漏洞。Fuck the legal system – it’s street fighting in wigs, that’s all. 制度沒有完美,只能從不完美裏挑最好的?法律制度保障公平審訊,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結果兇手逍遙法外。劇情古老,但過程拍得好深刻:審訊再一次把調查的瘡疤掀出來,而且由於調查是一面倒證明有罪,審訊卻是控辯雙方分明證明有罪,和過程不公 +有另一種可能性。所以看著控辯雙方如何舞弄同一套事實,同一個真相,挑選合適我方的證人口供,砌story。這真的跟辯論的核心相差無幾。這不是在追求真相,卻是在追求如何替我方在這個系統中勝利,即使不是真相也無所謂。即使制度容許我們作惡,勿以惡小而為之,良心不可泯滅。

 

Wessex風光無限,聞名於世的West Bay cliff令人響往海邊生活。小鎮人物關係簡單(不過本劇好很複雜),生活平凡欠刺激(但不是Season 3的兇手的藉口),如果出事無窿捐(可憐Sea Bridgate 老爺爺)。如果退休後,開間The Traders’ Hotel,有間山頂海景玻璃屋,未嘗不是賞心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