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讀端有感:香港大勢而去?誰說一定要增長的?

早上讀端,看到五個金融港漂訪問這篇文章,看完有感寫了千餘字。

總結下來,有以下感覺:大陸人難以融入本地社會;過去兩年本地混亂程度沒有想像中恐怖;中港媒體各自的偏頗和放大效應;香港人的專業和受規矩;香港人的純樸和innocence;香港人的眼界狹隘,只關注日常瑣碎事情。

這些構成了局部港漂對於香港大環境的看法。

這篇文章,還給我一個感覺是:這幾位港漂都覺得,香港大勢已去。

這個感覺有兩個重要的解讀。一是香港不會再快速的發展,進入緩慢發展的時期。事實上,這早就發生了。如果我們以當下世界最流行的指標來看:GDP(更準確是GDP per capita),2003年後我們就給長期競爭對手,新加坡給逐步拋離了。2003年,兩者GDP per capita同為23000美元,2019年,一個4萬8,一個6萬5。

可以說,以GDP作為發展勢頭的衡量來說,歷史上的亞洲四小龍,今天剩下新加坡一支獨秀。這不是說新加坡就會一直好下去,關鍵一個城市是否還有發展動力,正如我們會說一間公司未來的增長點在哪?

香港未來的增長點在哪?樓繼續升?股票繼續升?

這個論述有個恐怖的前提:默認了增長的必要性。

誰說一定要增長的?

我們看看日本。1995年人均GDP 43000美元,2019年40000美元。「日本自從九十年代初的資產泡沬破裂後,進入二十年的迷失期,經濟在衰退,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云云。整個論述有一種萬劫不復,好像日本從此一蹶不振,變左廢青宅在家。

而去過日本的朋友們都知道,日本社會高度發達,現代化程度高,好吃好玩。這個感覺的落差是怎麼發生的?

事實上,日本不增長,甚至倒退,不代表日本不生產。只是沒有比以前生產得更多而已。GDP增速變慢,不是說本來增長,現在不增長。而是說「今年比上年多,不過沒多那麼多,但還是多不少的。」

這個生產、增速和加速度的關係,不難理解,但容易混淆,只能怪當年物理沒學好,或者derivatives 沒學明白。

我們再來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假設一個富二代承繼了巨額遺產,本身這個富二代年年賺一百萬,但因為有了遺產,同時覺得要及時行樂,於是換左份年薪八十萬的工。

聽落好正係咪?日本其實就係咁呀!

日本60/70年代的經濟起發,一直到九十年代,將日本帶入一個developed economies,今天我們旅行見到的現代化,就是過去幾十年發展的巨額遺產。

九十年代呢個經濟體一年create「一百萬」,係世界首屈一指。到了依家,佢一年仲create緊「八十萬」,無錯比之前少左,但係都係一個decent的收入,完全唔會餓死老婆,可以過中產生活。

再直白一點:就係都搵夠啦,點解仲要繼續搵咁多?(或者「搵更多」?)

當然,一個國家比一個人複雜。一個國家不同人有不同諗法,有人佛系,有人想搵更多。但係一個國家的主基調、大環境會影響個人可以achieve到既野。所以有志發圍的年輕人,在日本就可能會生不逢時。(移民is an option, but only for a few)

回來香港。增長大勢而去,沒關係的?香港目前也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富二代」,除左捱貴樓(well 呢個係一個好大的除左),衣食住玩旅行都十分不錯,不發展(但繼續生產),會死嗎?

文章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210-hongkong-youth-mainlanders-finan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