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浪姐3

看完了浪姐3,這部在過去兩個月陪我坐了無數次飛機的綜藝,值得寫幾句話紀錄。

 

認識浪姐是因為到英子家作客。在北京處於封與不封之間,去了作客好幾次。有一次晚上吃飯,她放了浪姐,一看被吸引住。

 

吸引的是漂亮的面孔和五光十色的表演,但最終喜愛的是幕前幕後真實的情感。認真做一件事本身就有其魅力,一團人一起認真,這太難得。由於認真,當中會有火花、磨擦,也是這些drama 讓情感更深刻。

 

在頭幾集被于文文圈粉,瘋狂在Youtube看她以前的綜藝節目和訪問。她真的沒少上綜藝,亂七八糟的都上齊了。《體面》一曲成就了她,定義了她,也框住了她。到了2020年,她在訪問中都會說到如何突破體面的高牆,尤其是體面根本不是她喜歡的歌。這首普通的歌讓她沮喪,泄氣。我喜歡她很颯的性格,颯加上臉蛋好看,世間罕見。有兩三周,覺得這臉孔加性格實在太attractive了,愛不釋手。可是她的歌功著實一般,所以要突圍而出,有困難。

 

然後對兩個姐姐也改觀,一是張天愛,二是朱潔淨。張天愛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花瓶女孩,說話不帶腦子。朱潔淨一開始緊張到僵硬。慢慢發現,張天愛其實有很柔性真實的一面,對待人生、家人和朋友都很有愛,是一個性情中人。我覺得我被她花的妝和外表影響了,我把那種妝容的女孩都放在花瓶定位中。這提醒了我要conscious of my bias

 

朱潔淨到後面越來越自在,雖然身上仍然有一種教條式限制,讓她無法完全做自我,但過程中的放開已經很令人欣賞了。

 

喜歡寧靜說話,有智慧,有範兒。

 

喜歡Jessica 的唱跳,真的是專業訓練出來的高水平表演

 

喜歡薛凱琪的天真爛漫和笑容,真的會感染全世界

 

喜歡阿Sa的從容和鬼馬

WeCrashed:一個時代的過去

這兩天binge watchWeCrashed。十年的WeWork 故事濃縮成八集,劇情高潮迭起,創業的起承轉合很完整。男主神似主人翁,女主Anne Hathaway 一直很喜歡,是實力演技派。與講述UberSuperPumped 類似,我更喜歡WeCrashed,編劇節奏的掌握和演技都更勝一籌。兩位現實生活尚存的主角:UberTKWeWorkAdam 都是eccentric的自戀狂,Adam 更令我想起當年handy 的經歷。

 

想當年,在我加入之際,故事的起點是十億港幣的融資進來之後,為了全球化擴張不顧一切,只求速度,不理會bottom line 甚至top line。那時候盲目地相信未來有了scale 之後,一切都會自然好起來。除了grow,或或者更快的grow之外,別無選擇。

 

縱然我看不到business model 如何workproduct market fit ready,但身處其中,攻城略城的快感是很爽的,揮霍千金試驗新的想法是有趣的。那一年多的時間,讓我親身感受startup 那種純粹 - grow the hell out of it, fake it till we make it。不得不說,是有一種魅力。

 

正如上次看SuperPumped的故事一樣,創業的電視劇是打動我的。畢竟過去6年,算是so called tech startup 裏的人。能夠隨著一間公司、一個想法、一件產品,一個團隊由0成長到龐然大物,這個過程是激動人心的。

 

這個過程在未來對於世界和我會如何開展尚且未知,但過去十年就可以埋單總結了:Uber Airbnb WeWork 可算是2010-2020 這十年的弄潮兒。這三間超級獨角獸,把sharing economy 的觀念帶到了巔峰,它們不如Web 3 難懂,不如biotech 有知識門檻,也不如AI/無人駕駛等有技術門檻。這幾位Founder 在成名之前都是你和我一樣的普通人,因此他們的故事亦更容易代入。

 

隨著Uber WeWork的落幕,由COVID開始,世界的秩序和狀態都在重整,到了2030之後,人們又會拍出甚麼創業故事電視劇來呢?

Startup 燒錢:花2蚊買1蚊

這個周末看了WeCrashed之後,順便看了WeWork的最新情況,一看不得了: WeWork的估值從最高峰的470億美元,跌倒現在剩下40億美元不到。如何理解4Bn 多與少呢?WeWork 一共從投資者拿了21Bn,所以這可算是失敗到一塌糊塗,WeWork 燒錢燒得非常厲害。在Startup的世界,燒錢乃平常事。這個術語我們耳熟能詳,但具體到底指的是什麼?這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大家進一步理解的。

一個通俗但稍微generalise的說法:燒錢的內涵是花2元成本,買1元收入。

所謂增長(Growth),不外乎是獲取更多客戶或者收入。要更多顧客買你的東西,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1)Quality:提升產品質量

2)Value for money:提供價廉物美的售價

而很多startup另闢蹊徑,用第三種方法:

3)提供補貼


而補貼,在實操方式,有幾種常見方式:

A)以成本價或者低於成本價售賣產品

B)給予長時間的免費試用價惠

C)贈送各種有價值的禮品

以WeWork的例子來說明。如果某公司想去租甲級寫字樓,可能一個月要20萬,但在WeWork,你花5萬就可得到。更甚者,如果你本來是WeWork的競爭對手租戶,WeWork會免6個月租,而且贈與貴公司枱枱櫈櫈。

縱然WeWork 擁有龐大的租賃面積,談判能力很強,但要獲取遠於市價的成本,這是不太現實的。所以WeWork 每租出一個位,沒錯是會帶來收入,亦上述例子的5萬元,但可能倒蝕5萬元(即這筆交易的總成本是10萬)


這不是我編出來的,是過去一個季度發生在WeWork 的情況:他們有7億美元的收入,但虧損也是7億美元左右,名副其實的花2元,買1元。

而我是親身經歷過這個花2元,買1元的路數:當年在香港獨角獸handy,我們會給出長時間的free trial,當年中國的online learning 火拼,以及無數startup 的戰役,都是沿著這個思路來增長。

如果單靠產品質量去獲勝,是可以的,問題是太慢。經濟學里有一個簡單的概念叫Switching cost,要用戶使用新產品,新產品的額外收益(extra benefits)要大於switching cost。而偏偏懶惰的人類有很強的慣性(很高的switching cost)。所以光靠產品質量不足夠,那就需要多加一點外力,多加一些誘因。


—Startup的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嗯,燒錢獲客的道理不難明白。問題是:花2元買1元,不可持續啊!難道融資億元,厲害的創始人連這麼簡單的數學都不懂?

少年你太年輕了。在tech startup 的世界,大家相信,只要規模(scale)做上去,就自然可以降低成本 and/or 提高收入。這個魔法在一些科技企業前輩上奏效了。規模經濟(Scale of economies)是一切的前提。

問題是,如果你有認真學過經濟學,那麼規模經濟是有最優點(optimal point)的,在此規模之前,規模增長,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但過了最優點,就開始變成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告訴你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國的口語培訓明星startup VIPKID。(註:以下數字未經fact-check,大致準確,但不可完全以此為信源)。VIPKID讓4-6歲小孩在網上跟北美外交學口語,它是中國在線教育的弄潮兒,在2019年以5億美元的融資開啟了在線教育的資本潮。在2019年大額融資時,故事是這樣說的:

2019年我們有80萬付費用戶,2020年的目標是300萬。

如果稍為有點business sense,就會知道一年接近400%的growth 是多麼恐怖。VIPKID當時收入已經好幾個億,要在一年時間,將比如5億收入變成20億收入,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結局是不只2020年沒達成目標,到了2021年底,VIPKID的核心業務的付費用戶數遠遠沒有達到當初承諾的水平,跟2019年比幾乎沒有增長太多。

意思是甚麼?碰天花板了。少兒市場里就那麼多人想跟北美外教學口語。

但是,這是startup有趣又沮喪的地方:站在2019年,VIPKID是不知道天花板在哪的。Startup的老生常談:沒做過怎麼知道行不行?

心水清的你可能會問:商業世界里不是要做市場調研嗎?我告訴你,現實情況是,大部份startup對於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size 都是沒有經過仔細調研的,藉口是:我們在創新,用戶以前是沒有這些產品的,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需要,需求是調研不出來。Look at how Apple created the smartphone market…(下刪一千字)。

而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是好多時創始人都沒有商業背景,他們只想著做好產品、做好渠道銷售,很少思考這些問題,每天排山倒海的增長壓力和人事問題讓他們無暇思考這個問題。理論上,公司的投資人是更專業,是要分析好這個問題。而情況是,投資人沒有你想像中專業,世界細分行業無限多,大多投資人根本沒有搞明白多少。大家都只會看歷史增長數據,以及對管理團隊能力的判斷。對於未來和行業天花板的判斷,本身就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所以如果這事做好了,會有很多premium)


回到故事。VIPKID錢拿了,需要交成績。既然中國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飽和,那我走到三四線城市吧。可是,三四線城市有多少家長有意願和金錢讓小孩學北美英語呢?由於真正用戶少,銷售轉化率斷崖式下降。本來在北上廣深,可能銷售十個潛在客戶就出一個客戶(conversion rate 10%),但在低線城市,銷售40個潛在客戶才出1個(2.5%)(數字僅為示意)。

回到規模經濟的理論,規模擴大,單個銷售成本應該下降才對,但是由於用戶群發生了變化,轉化率比預期低太多,所以獲客成本不降反升。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常見誤區:以為隨著規模上升,獲客成本是下降的。No,這是因為隨著規模上升,企業要獲取的客戶是越來越遠離核心的。

試把用戶想像成一堆同心圓:

- 最核心是死忠粉(die hard fans)

- 外面一層是常客

- 再外面一層是偶爾光顧的用戶

- 再外面一層是一兩個月再想起一次的用戶

如此類推…


為了增長,快速擴大規模,每往外擴一層獲客,平均獲客成本就會提高。而想獲客的速率越高,成本亦越高(意思是更短時間獲取更多客戶會更貴)。

這些「理論」都是血汗的教訓,是過去幾年我在自己公司和行業的觀察總結的。

所以,成功的企業在融資之時,可能只是花1.2元買1元,成本/收入比未到那麼恐怖的狀態。也因此投資人才安心給錢。可是,當融資之後,startup因為要瘋狂增長時,競爭加劇時,就變成花2元買1元、花3元買1元…

往往,此時創始人根本不會太多關註成本。創始人當然知道公司在燒錢,公司是不賺錢的,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合理化行為。在「用戶-收入-融資」的飛輪下,管理層對於成本的關註是次要的。

另一種更常見的狀態是:想關註成本,但算不清帳。五花八門的pricing scheme 和 free trials,十萬個獲客渠道,不斷更新的產品和供應鏈,沒有統計過的銷售/市場投入(更遑論技術方面的投入),要計清一個客的單位經濟成本(unit economics)需要懂財務、懂銷售和懂產品的人(加上知道足夠多公司歷史)才可做到。


—如果你是CEO,你會花2元買1元嗎?—

2020年,在洋蔥的時候,我們亦曾面對抉擇:眼前可以花2元買1元,做不做?

做的話,是為了攻佔市場,還是把增長率和用戶數做出來去融資?但做的話,我們的balance sheet 會可能落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做的話,我們如何面對激烈競爭之下搶市場?

這時就想你是否願意押身家去重註特斯拉一樣,考驗的是眼光和勇氣。

當時我們的選擇是不。我們定了財務紀律:最多花1元買1元。結果也守不住,最終實際是花1.2元買1元,因為行業已經到了花3元買1元的狀態。即使我們的產品略有優勢,當人家如此激進,我們被動地捲入競爭之中。

事後證明我們對嗎?事實上,這個實驗永遠沒有答案,因為做到中間,政府按了暫停鍵,所有實驗被迫停止。由於我們投入最少,所以相對競爭對手也影響最少。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幾個創業和學習想法

今日和中學師弟金堅食飯,沒想到這次見面聊得很高興,聊了四個小時,把感情人生貓咪烏龜日本越南各個startup ideas都聊透了。頻道很搭,不用過多解釋,可以build on each other’s thoughts,甚是美好。

1)對寵物市場的興趣:他這次去日本,要做足功課如何把巴西龜和貓搬過去。有一批人類對動物的情感真的是媲美親人,所願意花費心思和資源,甚至在人生規則和犧牲上,都過之而無不及。說到了Pet education idea,結論是人性懶,market 細,最終可能圈到一班志同道合的exclusive group

2)Video translation: MNC經常要將global creative asset 轉化為local,當中有translation formatting 的工作。目前的解決辦法是重拍一條video。為甚麼沒有video translation tool? 我決定要開一個personal projectapproach 是將video 拆件,然後translate format 再組裝,先人工做一條,感受下裏面每個步驟的rules,然後看看有沒有辦法scale by tech to automate video translation

3)Video as a language: 正如小時候覺得英文是必學,到了大學覺得programming 4th language,到了這個時代覺得video 是現今人類必須掌握的語言。Video 是畫面素材+剪接+后期+音樂+配音。我這些old school 的人只懂文字,可以相對輕鬆寫像樣的文章,但不能輕鬆做像樣的video

4)印度:下一年想去印度看看。走遍了世界,對古今仍有兩大文明了解甚少-印度和伊斯蘭。2023年預計印度在世界舞台上會有一些buzz,因為她將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首次超越預計會進入人口死亡交叉的中國。

5)非洲:2023年想resume 之前一年去一次非洲的計劃。有朋友今年開始做非洲的Angel investment,蠢蠢欲動想參與。2021年非洲的風投以幾何級數攀升,作為the last market in the world,我的判斷仍然是未來3-5年尚未ready(東南亞更ready),但不擋住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