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2024追極光攻略實用帖(第一次就捕獲成功!)


第一次去找極光就成功!本帖跟追光小白分享在哪裡找極光,看極光的三大成功因素,極光給我的感受,看極光容易與否,以及交通與花費。很久沒有寫旅遊帖了,花了一些時間整理是因為可以預見在AI的時代,Raw data 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留下正確且實用的資訊,有助提升人類的福祉。


Chapter 1: 在哪裡找極光

決定去挪威之前,我本來是想去冰島的,一直對這遙遠的國度的風光有所嚮往,開著車環島遊多麼寫意!


經過研究,冰島的天氣變化莫測,而且有火山爆發的風險(表弟前兩個月去就遇上火山爆發),不只天氣被漫天的灰燼佔領,更有滯留的可能。


特羅姆瑟(Tromsø)則是「氣候宜人」的北部挪威港口城市,冬天大約負5-10度,跟北京的溫度感覺相若(在郊外追光感覺再低幾度)。有完善的追光配套:如果天氣不佳,可以去husky dog sledding, reindeer sledding, polar museum 等活動。價格貴,但尚可接受:一晚追光大約要1500-2000NOK per person(約為1050-1400人民幣/150-200美金)。


據我們的追光團Tromsø Friluftsenter嚮導Knut說,全世界有五個極光監測照相設備,每台要25,000歐元左右。這個設備會實時監測太陽運動,遇到運動比較旺盛時,照相機就會自動每30分鐘拍一下極光。這五個監測站分鐘在冰島、挪威、芬蘭、阿拉斯加和瑞典,而挪威歷史上監測到的極光次數是最多的。


據同行的美國友人說,即使他們在美國中西部,飛Alaska更近,但去Alaska追光比Tromsø 還要貴,所以他們最終選擇Tromsø。


從交通的角度,只要到達了歐洲,去特羅姆瑟就不太遠,一般都要在奧斯陸轉機,在北歐大城市和法國巴黎都有直航。


所以總體對追光小白來說,推薦挪威Tromsø。



Chapter 2: 看極光容易與否,概率有多高?

這種問題是在AI時代最難回答的,因為難以在缺乏context 的情況下,給出容易/艱難的簡化答案(大部分人類卻喜歡化繁為簡)。


讓我給一個武斷的答案,再賦予我的論據:看極光不算難。


我是引用我追光團嚮導Knut的經驗之談來說的:他從2012年追光至今12年,1700次追光經驗。每年由十月中至四月中,一年追200次左右,他說在晴朗無雲的天空(clear sky)下,只有5次沒有看到極光(那是因為太陽活動強度太低)。


我當時忘了問他200次中有多少不是clear sky。不過我覺得應該大部分都是clear sky - 參團的前一天,挪威中部刮上3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身在北部的Tromsø沒有直接被吹,但風雨雪都相當的大(一天下5吋厚的雪)。即便是這樣的天氣(有雨雪,雲層自然很多,而雲層就是看極光最大的敵人),嚮導Knut仍然能找到極光。綜上所述,以一家經驗之談,看到極光不算難。


但其實少量的其他data points告訴我,看極光不容易。


1)美國友人的三次嘗試


同團的美國夫婦已經是第三次追光了,第一次是在冰島,不果;第二次在蘇格蘭北部,不果;第三次,亦即今次在挪威特羅姆瑟,前後十日行程。我們相遇當天是他們的last day,前八九天都沒有看到極光(因為剛好碰上暴風雪),最後一天晚上7點出發,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到了11點半仍然未見任何綠光,天空是晴朗的,星羅棋布,極光就是躲了起來。


急死了,但除了繼續圍著火爐,喝著熱朱古力,不停沒話題找話題的聊天,也沒有甚麼其他活動可以殺掉黑夜漫長的等待,以及掩蓋從興奮到失落的心情。嚮導說,我們如果凌晨12點都沒有看到蹤影,這可能就是他今年第6次看不到極光(去了100餘次?)。


時值11點,嚮導說:我們去山谷碰一碰運氣吧。結果在1145左右,在一個山谷口,美國夫婦千盼萬盼,千山萬水,千辛萬苦,千金萬元後,終於看到第一次極光了!


2) Moxy hotel bartender


2023年年中新開的Moxy hotel,有十一層,頂樓是Reception加上酒吧,目測可能是全市最高的酒店。遇上暴風雪當天,我問酒吧小哥,這種天氣有多頻繁,他說,那麼大的暴風雪,幾年一次吧。我再問:那在特朗姆,是否很容易看到極光。他說,我是住在離Tromsø 幾十分鐘的周邊地區。基本上能看到極光的時候,好幾個星期天天都能看到。但天氣壞的時候,像現在,可能一周多都看不到。


3)2023月十二月底的挪威遊輪


朋友A和老公去了多天遊輪,可惜又是遇上壞天氣,全程都看不到極光 😞


所以總結「極光容易看嗎?」這問題,從經驗之談的角度,似乎不難但又不容易。難度更多在於天氣變化莫測:嚮導Knut 說,天氣預報不能盡信,因為變得太快了。他不會以第二天(明天)的天氣預報為準,而是到了下午,再實時看過幾個小時的天氣情況。所以對於絕大部份固定行程的遊客來說,沒法去預先去預訂好天氣的幾天。


我想,也是因為極光不是每次都一定能看到,這才顯得珍貴。




Chapter 3: 看極光的三大成功因素

去看極光前,部分調研中有提到月光會影響看極光的概念。我還因此把行程安排調整了一下,盡量離開滿月。


結合各方當地的信息(當地極光科普片,當地領隊),月光的影響很輕微,可以忽略不計。


看極光,有三大成功因素:

 1. 萬里無雲的clear sky

 2. 遠離光害的dark sky

 3. 太陽solar activity


Dark sky 比較容易找,clear sky 就靠天吃飯。像我們四天在Tromsø,頭兩天剛好遇上三十年一遇的挪威風雪暴,在中部挪威連人帶車吹起來,所以頭三天,天空一點都不clear 😞 幸好最後一天找到無雲天。


太陽的solar activity 跟據專家講法是每十一年一個週期,每次高峰持續兩三年,然後斷崖式跌下去。2024年理論上是太陽活躍的大年(2025也可),所以應該是看極光的好年。


不過嚮導Knut說,據他實際經驗,其實每年都見到極光,他對於solar activity 的週期嗤之以鼻。他倒是說,每天的太陽活躍程度有所不同,所以solar activity 不影響哪一年去,而影響哪一天去。




Chapter 4: 極光給我的感受

以下屬於胡言亂語新詩式free flow(just let words freely flow out of my mind)


宇宙的閃爍

不知道甚麼時候出,不知道甚麼時候走

像丘陵的頂邊

一字排開

左右延綿

一下出來一束光柱

然後長起來

然後一排光中,有一兩支強光在起舞

婀娜多姿

蛇腰左搖右排

好不誘惑

在照相機的長時間曝光中消失

不辭而別




Chapter 5: 在挪威跟對團了!推薦Tromsø Friluftsenter

推薦Tromsø Friluftsenter。2004年開始經營極光團,是Tromsø頭兩家開始這玩意的。85家operator裏面,他們是唯一4家有base camp的。base camp的意義在哪?追極光是一個等待的遊戲,等雲散,等光出來。而Tromsø晚上的郊外溫度還是相當的冷,有base camp就可以進進出出,看星空等極光。沒有base camp,領隊據說只能在外面生篝火,聽著浪漫,但過一會兒,估計會比較冷。


而且Tromsø Friluftsenter是本地人開和夫妻檔經營。據嚮導兼老闆女婿Knut說,很多其他operator可能是挪威人own,但其他國家的人經營。這次在挪威,很大的感受是本地嚮導的水平一般都很高,受過高等教育再出來做導遊真的是事半功倍,無論在語言、對答、manners等事情上,都會更讓人舒服。


他們開始的故事亦非常有意思:老丈人長期住在離開Tromsø 40分鐘車程的湖邊,某天在屋外un un腳看著極光,驚嘆極光之美。忽發奇想,不如推而廣之,讓世界各地好友來看,於是開始著手自己砌Sami style wooden tent,把做護士女兒叫來,開辦旅行社,成為特羅姆瑟首兩家極光團之一。


及後2010年女婿遇上女兒,於是2012年,女婿順理成章加盟幫手帶團。現時女兒和女婿每晚帶團兩車,一車16人,位置相當難訂,但十分值得!他們的價錢還給其他團要便宜一點點…




Chapter 6: 怎麼去挪威?

我們是這樣飛的:

First leg: 上海-廈門-阿姆斯特丹 by 廈門航空

Second: 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 by KLM

Third: 哥本哈根-奧斯陸-特朗姆 by Norwegian Airline

Return: 特朗姆-伊斯坦堡-上海 by SAS/Turkish Airlines


這樣飛的原因是廈門航空偶爾有便宜的機票飛歐洲(我們買的是每人2250人民幣含稅)。本來先到歐洲才看如何去特姆朗,我就果斷在起飛前一個半月前買了這張機票。


從阿姆去Tromsø本來是可以不用經過哥本哈根的,去那裡主要是我之前在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作做個交換生,舊地重遊,同時跟丹麥朋友敍舊。


由特羅姆瑟回亞洲有很多選項,都要轉機,於是我選擇比較便宜的土耳其航空(每人4700人民幣),可以選擇在伊斯坦堡停留(多少天都可以,因為是multi city 聯程),順道玩一玩土耳其,再打道回府。如果不停留伊斯坦堡,只是轉機,那麼大概會便宜500人民幣左右。反過來說,要不要多花500人民幣多停一個城市就悉隨尊便。

2023年4月20日 星期四

如果係的士漏低野,應該點做?的士失物實用帖(含淚經驗分享)

TL;DR 如果係香港的士遺失物品,有車牌號碼,最有用的是去警局,讓警局找到車主號碼,打電話找司機。

重點:是否記得車牌號碼?

如果是,去警局找的士車主號碼聯絡。

如果沒有車牌號碼,那麼可以找馬路的士廣播:致電「馬路的事不容有失」24小時熱線 1872920

故事正文(真人真事):今晚由上海返香港,一路驚喜處處。先是以為是飛虹橋,原來是浦東,就搭了80公里的士飛奔機場;再是在機場安檢偶遇中學同學嚴蛋,排緊隊突然有人拍膊頭。以為今日已經夠多surprises,點知重頭戲係返香港之後,夜晚機場返屋企,我漏左銀包係的士後座。

平日小心翼翼基本上沒有漏過野既我,此次老貓燒鬚,跟司機有很大關係,但不多敍述。重點係我Google 有乜解決方案的時候,發現top search 是「的士聯合報失服務中心」,然後是馬路之友,跟住就係「點解的士失物九成搵唔返」,睇完涼左一截,但係整個page 1 都無「去警局報案」,which 如果你有車牌號碼,是最有效的方案(這是為什麼我搞完一輪深夜撰文的主要原因)

我click入「的士聯合報失服務中心」,心諗香港有咁既服務,幫乘客搵失物真係唔錯。後面先發現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原來係有一個business model:

Mark 低晒資料之後,call 台姐姐話我地可以廣播,一次有18000部的士聽到,最低消費2次,850元;又或者5次,1680。

即係乘客落廣告,仲要係好貴既廣告。

係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可能好多人都會俾錢,但係我無。

因為其實如果知道車牌號碼既話,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去警局攞車主號碼。

入到警局,我話要報失,一位老油條的姐姐和一位新繫師姐接待我。新紮師姐好詳細地問我銀包有乜野,一樣樣記低。她用白紙寫低我既失物清單,記錄途中仲要唔記得左銀聯個聯點寫。當講到回鄉證時,她隨口問我記唔記得號碼,而我隨口就立即答到,她十分驚訝,露出了稚氣十足的笑容。

搞左一輪,佢地俾左報失證明我。But that’s not what I wanted。

老油條:「你可以返屋企等消息。」

我:「可否幫我找一下車主的電話號碼?」

老油條:「好多時車主都係車行,未必搵到司機。現在很夜了(當時係凌晨1230),我們明天早上才嘗試聯絡吧。」

一副唔係好想do既客氣嘴臉。

我:「我怕明天早上交更,找到機會更渺茫。」

老油條:「你等幾天吧。有人交到警局,我們會通知你。」

大部份人可能到呢一刻,就會被勸退。但我不。

我:「幾年前,我們來過這警局,亦是遺留東西在的士上。當時的officer 就幫我們找到車主的號碼。你可以幫我現在試試看嗎?我不介意多等一會,就怕過了一晚更難搞。」

在我的鍥而不捨之下,老油條指示新紮師姐係電腦上輸入車牌號碼搵電話。未幾,新紮師姐再次露出稚氣十足的笑容,在白紙上疾書,那刻我就知道,她找到了。

打了電話,司機接通,銀包仍在,完壁歸趙。

重點:警察系統有的士車主聯絡方式,而警察如果沒有主動offer幫你搵車主,你要push,唔好妥協,失物越早搵,搵到機會越高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浪姐3

看完了浪姐3,這部在過去兩個月陪我坐了無數次飛機的綜藝,值得寫幾句話紀錄。

 

認識浪姐是因為到英子家作客。在北京處於封與不封之間,去了作客好幾次。有一次晚上吃飯,她放了浪姐,一看被吸引住。

 

吸引的是漂亮的面孔和五光十色的表演,但最終喜愛的是幕前幕後真實的情感。認真做一件事本身就有其魅力,一團人一起認真,這太難得。由於認真,當中會有火花、磨擦,也是這些drama 讓情感更深刻。

 

在頭幾集被于文文圈粉,瘋狂在Youtube看她以前的綜藝節目和訪問。她真的沒少上綜藝,亂七八糟的都上齊了。《體面》一曲成就了她,定義了她,也框住了她。到了2020年,她在訪問中都會說到如何突破體面的高牆,尤其是體面根本不是她喜歡的歌。這首普通的歌讓她沮喪,泄氣。我喜歡她很颯的性格,颯加上臉蛋好看,世間罕見。有兩三周,覺得這臉孔加性格實在太attractive了,愛不釋手。可是她的歌功著實一般,所以要突圍而出,有困難。

 

然後對兩個姐姐也改觀,一是張天愛,二是朱潔淨。張天愛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花瓶女孩,說話不帶腦子。朱潔淨一開始緊張到僵硬。慢慢發現,張天愛其實有很柔性真實的一面,對待人生、家人和朋友都很有愛,是一個性情中人。我覺得我被她花的妝和外表影響了,我把那種妝容的女孩都放在花瓶定位中。這提醒了我要conscious of my bias

 

朱潔淨到後面越來越自在,雖然身上仍然有一種教條式限制,讓她無法完全做自我,但過程中的放開已經很令人欣賞了。

 

喜歡寧靜說話,有智慧,有範兒。

 

喜歡Jessica 的唱跳,真的是專業訓練出來的高水平表演

 

喜歡薛凱琪的天真爛漫和笑容,真的會感染全世界

 

喜歡阿Sa的從容和鬼馬

WeCrashed:一個時代的過去

這兩天binge watchWeCrashed。十年的WeWork 故事濃縮成八集,劇情高潮迭起,創業的起承轉合很完整。男主神似主人翁,女主Anne Hathaway 一直很喜歡,是實力演技派。與講述UberSuperPumped 類似,我更喜歡WeCrashed,編劇節奏的掌握和演技都更勝一籌。兩位現實生活尚存的主角:UberTKWeWorkAdam 都是eccentric的自戀狂,Adam 更令我想起當年handy 的經歷。

 

想當年,在我加入之際,故事的起點是十億港幣的融資進來之後,為了全球化擴張不顧一切,只求速度,不理會bottom line 甚至top line。那時候盲目地相信未來有了scale 之後,一切都會自然好起來。除了grow,或或者更快的grow之外,別無選擇。

 

縱然我看不到business model 如何workproduct market fit ready,但身處其中,攻城略城的快感是很爽的,揮霍千金試驗新的想法是有趣的。那一年多的時間,讓我親身感受startup 那種純粹 - grow the hell out of it, fake it till we make it。不得不說,是有一種魅力。

 

正如上次看SuperPumped的故事一樣,創業的電視劇是打動我的。畢竟過去6年,算是so called tech startup 裏的人。能夠隨著一間公司、一個想法、一件產品,一個團隊由0成長到龐然大物,這個過程是激動人心的。

 

這個過程在未來對於世界和我會如何開展尚且未知,但過去十年就可以埋單總結了:Uber Airbnb WeWork 可算是2010-2020 這十年的弄潮兒。這三間超級獨角獸,把sharing economy 的觀念帶到了巔峰,它們不如Web 3 難懂,不如biotech 有知識門檻,也不如AI/無人駕駛等有技術門檻。這幾位Founder 在成名之前都是你和我一樣的普通人,因此他們的故事亦更容易代入。

 

隨著Uber WeWork的落幕,由COVID開始,世界的秩序和狀態都在重整,到了2030之後,人們又會拍出甚麼創業故事電視劇來呢?

Startup 燒錢:花2蚊買1蚊

這個周末看了WeCrashed之後,順便看了WeWork的最新情況,一看不得了: WeWork的估值從最高峰的470億美元,跌倒現在剩下40億美元不到。如何理解4Bn 多與少呢?WeWork 一共從投資者拿了21Bn,所以這可算是失敗到一塌糊塗,WeWork 燒錢燒得非常厲害。在Startup的世界,燒錢乃平常事。這個術語我們耳熟能詳,但具體到底指的是什麼?這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大家進一步理解的。

一個通俗但稍微generalise的說法:燒錢的內涵是花2元成本,買1元收入。

所謂增長(Growth),不外乎是獲取更多客戶或者收入。要更多顧客買你的東西,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1)Quality:提升產品質量

2)Value for money:提供價廉物美的售價

而很多startup另闢蹊徑,用第三種方法:

3)提供補貼


而補貼,在實操方式,有幾種常見方式:

A)以成本價或者低於成本價售賣產品

B)給予長時間的免費試用價惠

C)贈送各種有價值的禮品

以WeWork的例子來說明。如果某公司想去租甲級寫字樓,可能一個月要20萬,但在WeWork,你花5萬就可得到。更甚者,如果你本來是WeWork的競爭對手租戶,WeWork會免6個月租,而且贈與貴公司枱枱櫈櫈。

縱然WeWork 擁有龐大的租賃面積,談判能力很強,但要獲取遠於市價的成本,這是不太現實的。所以WeWork 每租出一個位,沒錯是會帶來收入,亦上述例子的5萬元,但可能倒蝕5萬元(即這筆交易的總成本是10萬)


這不是我編出來的,是過去一個季度發生在WeWork 的情況:他們有7億美元的收入,但虧損也是7億美元左右,名副其實的花2元,買1元。

而我是親身經歷過這個花2元,買1元的路數:當年在香港獨角獸handy,我們會給出長時間的free trial,當年中國的online learning 火拼,以及無數startup 的戰役,都是沿著這個思路來增長。

如果單靠產品質量去獲勝,是可以的,問題是太慢。經濟學里有一個簡單的概念叫Switching cost,要用戶使用新產品,新產品的額外收益(extra benefits)要大於switching cost。而偏偏懶惰的人類有很強的慣性(很高的switching cost)。所以光靠產品質量不足夠,那就需要多加一點外力,多加一些誘因。


—Startup的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嗯,燒錢獲客的道理不難明白。問題是:花2元買1元,不可持續啊!難道融資億元,厲害的創始人連這麼簡單的數學都不懂?

少年你太年輕了。在tech startup 的世界,大家相信,只要規模(scale)做上去,就自然可以降低成本 and/or 提高收入。這個魔法在一些科技企業前輩上奏效了。規模經濟(Scale of economies)是一切的前提。

問題是,如果你有認真學過經濟學,那麼規模經濟是有最優點(optimal point)的,在此規模之前,規模增長,平均成本是下降的,但過了最優點,就開始變成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告訴你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國的口語培訓明星startup VIPKID。(註:以下數字未經fact-check,大致準確,但不可完全以此為信源)。VIPKID讓4-6歲小孩在網上跟北美外交學口語,它是中國在線教育的弄潮兒,在2019年以5億美元的融資開啟了在線教育的資本潮。在2019年大額融資時,故事是這樣說的:

2019年我們有80萬付費用戶,2020年的目標是300萬。

如果稍為有點business sense,就會知道一年接近400%的growth 是多麼恐怖。VIPKID當時收入已經好幾個億,要在一年時間,將比如5億收入變成20億收入,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結局是不只2020年沒達成目標,到了2021年底,VIPKID的核心業務的付費用戶數遠遠沒有達到當初承諾的水平,跟2019年比幾乎沒有增長太多。

意思是甚麼?碰天花板了。少兒市場里就那麼多人想跟北美外教學口語。

但是,這是startup有趣又沮喪的地方:站在2019年,VIPKID是不知道天花板在哪的。Startup的老生常談:沒做過怎麼知道行不行?

心水清的你可能會問:商業世界里不是要做市場調研嗎?我告訴你,現實情況是,大部份startup對於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size 都是沒有經過仔細調研的,藉口是:我們在創新,用戶以前是沒有這些產品的,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需要,需求是調研不出來。Look at how Apple created the smartphone market…(下刪一千字)。

而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是好多時創始人都沒有商業背景,他們只想著做好產品、做好渠道銷售,很少思考這些問題,每天排山倒海的增長壓力和人事問題讓他們無暇思考這個問題。理論上,公司的投資人是更專業,是要分析好這個問題。而情況是,投資人沒有你想像中專業,世界細分行業無限多,大多投資人根本沒有搞明白多少。大家都只會看歷史增長數據,以及對管理團隊能力的判斷。對於未來和行業天花板的判斷,本身就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所以如果這事做好了,會有很多premium)


回到故事。VIPKID錢拿了,需要交成績。既然中國一二線城市的用戶飽和,那我走到三四線城市吧。可是,三四線城市有多少家長有意願和金錢讓小孩學北美英語呢?由於真正用戶少,銷售轉化率斷崖式下降。本來在北上廣深,可能銷售十個潛在客戶就出一個客戶(conversion rate 10%),但在低線城市,銷售40個潛在客戶才出1個(2.5%)(數字僅為示意)。

回到規模經濟的理論,規模擴大,單個銷售成本應該下降才對,但是由於用戶群發生了變化,轉化率比預期低太多,所以獲客成本不降反升。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常見誤區:以為隨著規模上升,獲客成本是下降的。No,這是因為隨著規模上升,企業要獲取的客戶是越來越遠離核心的。

試把用戶想像成一堆同心圓:

- 最核心是死忠粉(die hard fans)

- 外面一層是常客

- 再外面一層是偶爾光顧的用戶

- 再外面一層是一兩個月再想起一次的用戶

如此類推…


為了增長,快速擴大規模,每往外擴一層獲客,平均獲客成本就會提高。而想獲客的速率越高,成本亦越高(意思是更短時間獲取更多客戶會更貴)。

這些「理論」都是血汗的教訓,是過去幾年我在自己公司和行業的觀察總結的。

所以,成功的企業在融資之時,可能只是花1.2元買1元,成本/收入比未到那麼恐怖的狀態。也因此投資人才安心給錢。可是,當融資之後,startup因為要瘋狂增長時,競爭加劇時,就變成花2元買1元、花3元買1元…

往往,此時創始人根本不會太多關註成本。創始人當然知道公司在燒錢,公司是不賺錢的,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合理化行為。在「用戶-收入-融資」的飛輪下,管理層對於成本的關註是次要的。

另一種更常見的狀態是:想關註成本,但算不清帳。五花八門的pricing scheme 和 free trials,十萬個獲客渠道,不斷更新的產品和供應鏈,沒有統計過的銷售/市場投入(更遑論技術方面的投入),要計清一個客的單位經濟成本(unit economics)需要懂財務、懂銷售和懂產品的人(加上知道足夠多公司歷史)才可做到。


—如果你是CEO,你會花2元買1元嗎?—

2020年,在洋蔥的時候,我們亦曾面對抉擇:眼前可以花2元買1元,做不做?

做的話,是為了攻佔市場,還是把增長率和用戶數做出來去融資?但做的話,我們的balance sheet 會可能落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做的話,我們如何面對激烈競爭之下搶市場?

這時就想你是否願意押身家去重註特斯拉一樣,考驗的是眼光和勇氣。

當時我們的選擇是不。我們定了財務紀律:最多花1元買1元。結果也守不住,最終實際是花1.2元買1元,因為行業已經到了花3元買1元的狀態。即使我們的產品略有優勢,當人家如此激進,我們被動地捲入競爭之中。

事後證明我們對嗎?事實上,這個實驗永遠沒有答案,因為做到中間,政府按了暫停鍵,所有實驗被迫停止。由於我們投入最少,所以相對競爭對手也影響最少。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幾個創業和學習想法

今日和中學師弟金堅食飯,沒想到這次見面聊得很高興,聊了四個小時,把感情人生貓咪烏龜日本越南各個startup ideas都聊透了。頻道很搭,不用過多解釋,可以build on each other’s thoughts,甚是美好。

1)對寵物市場的興趣:他這次去日本,要做足功課如何把巴西龜和貓搬過去。有一批人類對動物的情感真的是媲美親人,所願意花費心思和資源,甚至在人生規則和犧牲上,都過之而無不及。說到了Pet education idea,結論是人性懶,market 細,最終可能圈到一班志同道合的exclusive group

2)Video translation: MNC經常要將global creative asset 轉化為local,當中有translation formatting 的工作。目前的解決辦法是重拍一條video。為甚麼沒有video translation tool? 我決定要開一個personal projectapproach 是將video 拆件,然後translate format 再組裝,先人工做一條,感受下裏面每個步驟的rules,然後看看有沒有辦法scale by tech to automate video translation

3)Video as a language: 正如小時候覺得英文是必學,到了大學覺得programming 4th language,到了這個時代覺得video 是現今人類必須掌握的語言。Video 是畫面素材+剪接+后期+音樂+配音。我這些old school 的人只懂文字,可以相對輕鬆寫像樣的文章,但不能輕鬆做像樣的video

4)印度:下一年想去印度看看。走遍了世界,對古今仍有兩大文明了解甚少-印度和伊斯蘭。2023年預計印度在世界舞台上會有一些buzz,因為她將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首次超越預計會進入人口死亡交叉的中國。

5)非洲:2023年想resume 之前一年去一次非洲的計劃。有朋友今年開始做非洲的Angel investment,蠢蠢欲動想參與。2021年非洲的風投以幾何級數攀升,作為the last market in the world,我的判斷仍然是未來3-5年尚未ready(東南亞更ready),但不擋住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十三邀:商業的淺薄

騰訊視頻上有一個訪談節目,名為<十三邀>。今天恰飯時,看了許知遠對話吳曉波。

曾經我很喜歡吳曉波,他的騰訊傳寫的生動有趣,他的經濟分析我點頭稱是。但過了幾年後,不知道是我成長了,還是他退步了,開始覺得他的東西重覆乏味,而且很淺薄。
今天的訪談中,吳曉波也有提到商業本身很淺薄。他和許知遠解釋道:淺薄是指在思想上的挑戰比較淺。這點我挺同意的,從智力難度的角度來說,商業上很少要解決初中以上的數學難題,小學水平的運算大部分時候都足夠了。但商業上要解決方向問題、勇氣問題、系統協調問題等。
所謂方向問題,就是做什麽,去哪。這個跟審美、價值觀、洞察力/共情能力等有關
所謂勇氣問題,就是花多大力度去做,投入多少資源,這個是跟性格很有關系,比如愛不愛賭
所謂系統協調問題,因為商業是一個長鏈條,最短的有產品-市場兩個方面,企業規模變大之後,就會有後台部門 - HR、財務、行政、法務;中台部分 - 數據、用戶、運營、品牌、設計等。然後前台會進一步被精細化。以我們公司為例,幾百人的公司,崗位說明竟然有72個之多。所以這72個崗位之間如何構成一個大系統,如何分配權責利益都是學問。
這幾個問題可能沒有微積分在智力上那麽有挑戰,它們的難度是在於里面參雜很多人性,而且都是超多因素影響,以及到底有多少因素影響,每個因素影響多少都是未知(大數據分析幫了不少,但是仍然還是初期)。
商業更像社會科學,這些問題的定義、問題的輸入、問題的輸出反饋,都不如科學問題那麽精準。而商業管理和分析的世界里面,其中一個學派就是盡量把這個過程科學化,以此歸納總結道理,讓人們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