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淺談中國出生人口數據:表面止跌回升,實質未到預期

 中國國家統計局不日發佈了2024年的出生人口數據。表面上有一個好消息:2024的人口比2023止跌回升。但事實上,各種相關數據表明,情況依然惡劣,人口問題不容樂觀。


好消息:中國2024年出生人口達到954萬人,較2023年增加52萬人,終結連續7年下降。


由降轉升,是好事。本來跌了七年,去年回升,給你三秒時間思考,為甚麼?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2024年是龍年。


中國人酷愛在龍年生小孩。


真的嗎?有數據嗎?


有:在1952-2023年之間的統計,龍年寶寶比兔年寶寶高出6.4%。(資料來源:繞梁說)


而2024的龍年比2023年的兔年出生人口增加了5.8%。


亦即是說,去年的龍年效應並沒有達到平均預期。


除了龍年效應,去年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新冠疫情後的積壓釋放


中國在2022年12月解除各種疫情的限制措施,所以一部分重新計劃生育的家庭,除非快速地在2023年的頭兩三個月懷上寶寶,不然2023年備孕的大多都會在2024年出生。


亦即是說,2024年是有一部份積壓的生育需求集中被釋放出來(可惜這方面未有統計數據)。


所以在兩大特殊因素助攻下,2024年表面上轉跌反升,但實質都沒有到往年龍年的平均值。


要預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可以從「上游」入手。有哪些因素影響呢?結婚人數和適育女性的人數。


雖然說在現代社會,結婚未必是通往生育的必經之路,但仍然是絕大部份人所取的路徑。


不出意料,結婚人數是仍然在下滑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474.4萬對,比2023同期減少94.3萬對,跌幅為16.6%。(資料來源:繞梁說)


這個跌幅相當驚人。當然,這當中亦有疫情積壓因素:部份人可能在疫情後才結婚,導致2023結婚人數的基數較高,所以想更準確比較的話,需要2022年前三季度的數字。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545.5萬對(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所以跟2022年比較的話,跌了70多萬對,仍然是非常大的數字。


事實上,疫情剛開放時,大家可以還有憧憬,但到了2024年經濟情況沒有好轉,樓價繼續下跌,找工作更難,各行各業都更內卷,民眾普遍對未來的信心仍在尋底。在此背景下,2024年的結婚人數進一步下滑亦不足為奇。


所以可以預見,除非經濟明顯好轉,市民信心顯著回升,加上有大規模、高強度的生育刺激政策,否則2025年或之後,中國的出生人口會繼續自由降體,這當中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是一個計時炸彈。


最後介紹一下繞梁說。關於中國出生率和人口政策的分析,我讀了好幾篇報道和深度文章,最推薦仍然是梁建章的(search 繞梁說)。


大多數人未必聽過他,但都知道他創辦的公司:攜程。


如果中國有PayPal mafia,那麼㩦程四君子(梁建章是其中之一)也許是算得上是中國版。擕程是當年互聯網興起時,海歸回中國創辦的第一批tech firm,1999年創辦,2003 Nasdaq上市,創辦人後來各自長出新的企業和專業領域,例如四君子之一的沈南鵬是紅杉中國的頂梁柱,季琦是如家和華住集團的創辦人,而梁建章二十多年來繼續管理㩦程之餘,在人生的中年赴美讀書,拿了經濟學博士,這十幾年專攻中國的人口政策。


順帶一提,㩦程作為第一批中國的互聯網先驅,不只經歷過二十年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剛剛才在慶祝市值破頂,發展軌迹跟美國互聯網更像,不是極速到頂再回落,而是不徐不疾的慢慢爬升,在這幾年中國下行的經濟中,算是一支獨秀。


不誇張地說,梁建章就像是民國時期的梁啟超、胡適等人,是一個具備聰明頭腦和專業能力的知識份子。讀他的文章,會稍為有一點艱澀,因為理論和數據很多。但字裏行間,能夠感受到他的憂國憂民,因為中國的人口不只是關乎消費或經濟,實質在他的理論中,影響創新和國家實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