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到底國企是甚麼?

Consulting 中流傳一個笑話:團隊辛苦多周,戰戰兢兢帶著最終報告給客戶驗收,客戶突然在枱底拿出一個磅來,大家看著愕然,不知客戶想做甚麼,只見他熟練的把報告一拿一放,報告落在磅上,顯示xx kg。原來他們想「斷斤秤」來俾錢。

聽說那是一家國企。國企、國企...這名字小時候在新聞常見,但那時搞不清是甚麼東東。現在在四五個國企工作過一段時間,算是略有見聞。

國企,國家擁有的企業,是與民企相對的概念。所謂國家擁有,大部份情況都是政府財政部出的錢,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大股東是政府財政部。

國企按「老闆的大小」大致分為三種:央企、省國企、市國企。分別是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出的錢。中國大的民企不多,大部分上市公司其實都是國企,如華潤、中信。

最簡單去理解國企,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以商業形式run的政府機構。因此它是要獲取盈利的,但更重要是fulfil 一些社會責任(怎麼聽起來那麼像社企)。例如,煉鋼國企就是要煉鋼,銀行系國企是提供銀行服務(這不是廢話嗎?),賺錢相對而言不是最重要。

國企最大的問題是incentive:大部份國企的中高管理層都沒有公司股票,上市國企的總經理,年薪只有百餘萬(不要問bonus 有多少)。購到的錢又不是去自己口袋,幹麼幹那麼辛苦?

管理層幹得辛苦的唯一動力,是升官發財。國企的中高管理層那裡來?大部份都是Founder(財政部)的好朋友國資委任命的。要理解一間公司的權力分布,最簡單的framework叫「人財事」。事,我一般不管,由你自己搞定日常運營;財,我把錢給了你,就是expect 你錢生錢,你怎麼用你自己決定;人,我唯一的抓手,你幹得不好就走人,幹得好,我就升你,甚至調你到更大的國企任職。

那甚麼為之幹得好?中國人思維:夠大!用書面語說:規模。國內六大車廠,誰生產的車最多,誰是老大。國內百餘間銀行,誰資產最多,誰是老大。這有一點回到「社會責任」的觀點,就是說生產越多,就能fulfil 越多社會的需要。但大家會擔心:怎麼聽起來那麼像大躍進?會不會供過於求?答案是:會有次品貨,但由於必須盈利,還是有一定限制,不會無限量生產。

追規模,變相說,關心的不是quality。生產了一百萬輛車,市場只賣出六十萬,剩下的怎麼辦?Founder找其他國企、政府機關扛下來,這些國企原本想買奧迪,現在被迫用國產。靠兄弟國企來消化存量是方法之一。

追規模,變相說,未那麼關心盈利。所以你常聽到國企效率低落,因為他們沒有誘因去提高效率呀,因為多了的盈利不是自己的呀。在收入-成本=盈利的公式上,收入我做大,盈利close to 0無所謂,意思是我有大量的成本可以去花。吃飯吃豪氣點,無所謂;養一大堆不事生產的人,無所謂(還幫國家解決就業問題);花昂貴的錢請consulting,無所謂。工廠中有很多浪費,無所謂,只要我仍有微薄的盈利就行。

幹得那麼差,為何還能賺錢?答案是需求還是存在,我控制供應好了。如何控制?license。國內只有六大整車廠,地盤一開始划得清清楚楚。銀行不是你想做就做。這其實跟宋朝的官鹽是同出一轍:只有政府能做,民間不用碰。(所以互聯網打破了很多這些邊界,政府/國企才驚驚)

所以要做國企改革。理論上,國企上市,引入民間資本,就變相找一堆會關心盈利的人進來幫忙督促國企(因為股民都是用自己的錢啊),讓他壓力更大。除了引入民間資本,高管持股也是可以「激發他們的活力」(用大陸的語言)。

這麼寫,感覺很平淡。但當我在工作中見過無數的高管,尤其有些能幹之士(國企還是有些人才的),賺著微薄薪水,為公司打生打死,聽他們訴苦時,你會覺得incentive 的設計,真的會非常影響人的行為。

* * *

六年前,我曾經幫過這家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國企工作。六年後回來,整個部門,一丁點改變都沒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花了三十分鐘,在討論跟高層匯報後,是否應該一起吃飯。如果吃飯,應該是誰請誰。如果客戶高層請,應該是我們打電話給他秘書,還是我的counterpart 打電話。


這也許沒有「斷斤秤」那麼好笑。但我會永遠記住這哭笑不得的moment。如果六年後再回來,會否已經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