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非洲的人才問題 – 這個地方何時才可當家作主?

有時候,一個機構發展不起來,不是因為無錢,而是因為無人。WWF剛果共和國office便是一例。

WWF非洲旗下管理11個國家,最大的叫做剛果共和國。話說這處於中非,坐擁Congo Basin的國家,生態價值冠絕非洲。正如所有MNC要入中國是為了告訴股東,公司已進駐全球最大的市場,所有環保機構要在剛果共和國成立分部,是要告訴donor,我們在全球最有生態價值市場之一插旗了,請你科水。

偷偷告訴你:WWF剛果共和國的年度預算超過一億港幣,主要是受美國、瑞士、比利時等國家資助,養起了百餘人。

然而,剛果共和國面積大,而且管治誠如其名字共和國,群雄割據。據我老闆說,首都Kinshasa 也不太管得了周邊的城市,因此建議在其他幾大城市設立分部(field office),做一個hub and spoke model,才能有效進行環境保育的工作。

可是自從2014年剛果共和國officeCEO離職後,大家一直努力找,都未找到合適人選。

問題來了,連首都都請不到仁人志士,field office 就更難上加難。擴展,談何容易?

企業要擴充業務,佔據新地盤,找到資金固然不易;但找到合適的領導人和管理團隊,其實更難。這對於私人企業又好,非牟利機構也好,道理亦然。

或曰:世上能人如此多,真的有這麼難嗎?

領導人既要認同機構理念,又要有創業精神 在非牟利的世界,亦即可以獨立行事,組織團隊,計劃工作,甚至發起籌款。這兩個要求所組成的Venn's Diagram,重覆的部份本就不多,再加上薪酬、工作環境等客觀條件,適合的人更賣少見少。這也是因此獵頭行業可以如此旺盛的原因,好人實在難找,機構求才若渴!

WWF人才問題的根源,到底是本身非洲人才不夠,還是WWF出的offer不夠好?

非洲本土沒有國際知名的大學,但每年其實輸出不少留學生在英美留學。當然,這些人並非都如我老闆般有愛國之心,可能在彼岸生活得好好,便也不海歸了。

WWFoffer應該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情況。

看著幾份內部報告,都不約而同指出,要發展好非洲,人才是關鍵。問題是,找人這任務,不能在瑞士headquarter完成,也不能在肯亞regional office代辦,只能靠當地的力量。這是作為regional office無力感最重的任務之一,只能乾著急,因為你能控制的實在太少太少。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最怕一急起上來,就隨便先挑一個湊合用著。要不他會成為傀儡,沒有能力、沒有思想,只管聽上面指示執行。要不他上官上任三把火,胡亂改革,搞到民不聊生。

我老闆就覺得,11個國家當中,有幾個領導人都不合格。有一次在國家Zdonor開會,Donor說希望看見你們有清晰的想法和行動計劃,才考慮給你funding。國家Z的領導人竟然無言而對,默不作聲,最後要由我老闆代勞,說其實他們已經有xyz計劃。

毋容置疑,我老闆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他覺得非洲office有時太聽話了,雖則說有奶便是娘,donor說一,你不敢說二。但有些時候,身在遠方的donor真的不知道甚麼才是對你最好的。你必須有志氣,有想法,勇敢站起來,跟donor說,我希望這樣這樣做,若果談不攏,大家便散伙吧!

他的理論是:你walk away from the deal,若果donor覺得你想清楚,是有道理,那donor自自然然會回來給你錢去做你想做的事。

知易行難的道理啊。要當家作主,敢say no,那是真正的領導人風範。

對於這個目標,非洲似乎有點距離。說白了,本地政府沒有錢,平民百姓沒有錢,商家可能有錢,但鮮有資助非牟利機構。在資助飢荒的情況下,就不容易有風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